脚店长期来找我家送菜的。”
她一双大眼水灵灵的,仰着头,长得又很可爱,看起来很真诚,她重复道:“真的,没骗您!”
这可是豪气的富贵人家,完全不讲价的,她此刻恨不得一下把田里剩下的菜全部打包给他家!
毕竟每次光是从盐滩镇走到县城里,都要走二十多里,脚都能走软,回去要是不坐船,那就更远了一倍,要是能一次全部把菜卖了,那就完美了。
那田里剩下一些还没长大的,有万家脚店包着,也不用费心了。
中年管家回头目测了一下后面几人身上背的挑的菜,道:“应该是不够的,我得问问厨房那边。”
余满山听了这句话,更是喜上眉梢,他给了个眼神儿给余桑,夸她机灵,这不止带来的这些菜卖出去了,家里田里那些,也一部分有着落了,这可是大主顾啊!
几人此行很顺利,把菜一一称了重量,又算了价钱,却没让他们进门去,只等在门房处,中年管家自己去找账房领钱,不多久,余满山就拿到了38贯350文,多余的几文零头,都被他大方抹掉了。
中年管家问他们用不用银子结账,余满山考虑了下摇头,银子不如铜钱好用,他宁愿背着更重的铜钱回家。
余桑在现代的时候看电视剧,总是看到电视里面使用银锭,穿到这乡下,却发现了还是铜钱更方便些,就是量大了不好携带,但他们家除了买田,根本用不上大量携带铜钱。
38贯350文,很是一大背篓钱,余满山用之前盖菜的草苫子密密实实地把背篓四处都遮了,把钱隐藏好。
?30 ? 刘豆腐
中年管家找了负责厨房的出来, 商量了一下,又问了余满山家里还种了哪些菜,知道了就是今天这些品种,不过也够多的了, 也就比那京城里少些, 在这县里,有这些菜品, 办的席面, 已是够体面的了, 简直是大大的体面了,也无怪乎他家侍郎上回在别家吃了这些菜, 知道这小小新明县还有卖这些菜的,硬是催着他一定要把这卖菜的找到。
商量一番,将明日要送的菜种类和重量都定好,中年管家还叮嘱:“你家离得远, 今日回去再来, 怕是要走夜路,那你明天一早一定要早点送过来!我前几天急得跟那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我今天也是运气好, 刚好遇到你家来卖菜,不然都不好交代, 明天就是寿辰了,赶得不得了, 你记得一早儿就送过来!”
余满山满口应了, 他明早肯定早早送过来!
一家人高兴地从这告老还乡的侍郎家出来, 除了余满山背着装钱的背篓, 其余都背的空的背篓, 只余满山原本挑的箩筐不适合还没成年的余大郎挑,就把箩筐叠在一起,放在余大郎现在背的空背篓里,余二郎单独搂着一根扁担走。
余桑提议:“爹,今天卖的钱多,咱干脆就在县城里买一杆秤吧。”
不然总去借别人的,不方便,以后也经常要用秤,而且今天平菇每斤多卖了500文,算是买秤钱了。
只可惜下一茬平菇长成还要等很久,不然还能借着这寿宴,高价多卖上一些。
余满山也就考虑了一瞬,就在昨天,他们一家人还是不打算买秤的,今天居然卖了这么多钱,比第一次多多了。
余满山面上带着笑,干脆地说了一个字:“买!”
余桑走着走着又说:“那再买些布和棉花吧,穿得差些,别人对我们没那么好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