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1 / 2)

“好吃啊,还是第一回吃这种酱,你都不知道,我那跟人谈买卖的时候,嘴巴里还在回味这个味道呢,想了一上午了,就想着中午又来吃一碗!等下多给我打一碗饭!”

余桑笑眯眯的,这不是跟她在现代馋火锅的时候一样吗?上班的时候一直想着,一下班就赶快去火锅店吃。

常氏笑得合不拢嘴,赶快去给客人舀豆花舀饭。

余桑心里开始算账,这一份豆花,她应该能赚两文钱,一天要是能卖一百份,那就是两百文钱,要是能卖两百份,那就是四百文钱!

不错不错,很多了!

而且这豆花饭,还能顺带卖些煮鸡蛋煮咸蛋的,甚至魏三九做的卤菜,都能搭着卖,完全能带动铺子里的生意。

今天是赶场日,生意不错。

她明后几天还得跟着来守着,看看每天具体情况。

?95 ? 发狠

在赶场日, 小镇的铺子们生意大多集中在早晨到中午之间,中午一过,镇子里基本上就是人去镇空,只留些原住民。

盐滩镇因为有渡口, 时不时有货商或旅人经过, 偶尔铺子里也会有外人照顾生意。

但基本也是午时一过,各家铺子都门庭冷落。

等午时过了一会儿, 看铺子里的确没什么生意了, 大家就帮着收拾起来, 扫地的扫地,擦桌子的擦桌子。

魏老太在后院洗着碗, 余满山之前也在一直帮着上菜。

大家心情都很好,等到差不多收拾完毕,大家开始算今天的账。

今天铺子的账不同于以往,生意好太多了!

余桑自告奋勇, 要自己数钱, 数完后兴奋道出:“今天卖了九百三十一文诶!”

她这种小食肆,很难在赶场日卖出超过一贯的营业额。

别说只她这家, 就算镇里生意最好的卖汤饼的食肆, 在生意最好的赶场日,卖个一贯出头, 应该也是顶好的生意了!

汤饼五文钱一碗,馄饨七文钱一碗, 煮鸡蛋四文钱一个, 蔬菜包子三文钱一个, 胡饼两文钱一个, 豆浆一文钱一碗, 粥两文钱一碗,小孩吃的糖一文钱一块,这便是小镇里的物价。

汤饼胡饼炊饼包子这些都是近年开始流行的,麦子在固安军周围近年才开始种,人们对于麦子的接受度还没那么高,所以相关的物价算是比较便宜的,煮鸡蛋都要四文钱一个,生鸡蛋三文钱一个,汤饼也就比一个煮鸡蛋贵一文钱。

一个小铺子想一天卖一贯钱,拿汤饼来算的话,得卖两百碗!

一个小镇的人流量就那些,每个铺子都分散一些,也就那味道做得最好的铺子,赶场日一天早上加中午能卖上一贯钱以上。

这一贯钱肯定不是全卖汤饼,还得卖些价钱更贵的,才能凑上。

她的铺子就是这样,除了汤饼馄饨再加今天的豆花,还有一些卤肉,在食客想点的时候,点一些卤肉就着汤饼馄饨吃。

今天因为有豆花饭带动,卤肉也卖得很好。

就这样,总共都没有卖到一贯钱。

常氏是掌柜,她也很兴奋:“今天还是这喊卖喊得好,那路过的都好奇要往铺子里看一眼咱们到底是什么东西让他们不要点,哈哈哈。”

魏老太也跟着笑,道:“还是咱这老实人大家都喜欢。”

余桑差点想翻白眼,她这广告词可是琢磨了好久的,哪里就是“老实”二字能概括的,可谓是反复思考,精雕细琢!额......也没有这么夸张......

常氏一直数着大概的数,起劲儿地道:“今天咱们豆花饭卖了六十三碗!比汤饼和馄饨卖得还多!”

大家都喜笑颜开的,魏三九参与了一下,就去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