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满山带着魏老太,小镇并不大,没多久两人就抬着炉子回来了。
铺子这边,余桑和常氏一起已经把酱一小碟一小碟打好了,暂时没有案板,就拉了张桌子摆在门口,把蘸碟都放在上面摆好。
蘸碟里面放了盐再加葱花等,只看颜色,就很吸引人。
煮了豆花的锅也抬过来架好了。
余桑又去学塾找余三郎,让他拿纸写几个字。
不多久,余桑就带着“广告”回来了。
她拿了几粒米饭把纸粘在铺子门口的墙上。
余满山问:“写的啥啊?”
“本店招牌豆花饭,蘸碟特殊,部分人吃不了,进店勿点!”余桑说道。
最后一句有些文绉绉了,余桑就跟常氏道:“大舅娘,你等下就吆喝这个吧,最后一句话是叫大家进店不要点这个。”
常氏疑惑:“这叫大家不点,咱们怎么卖啊?”
余桑心道,她这就是反其道来宣传了,要是一般的喊卖话语,一般人都左耳进右耳出了,大家开铺子的,都喜欢在门口吆喝,要是差不多的,没有人会注意到的。
她这叫大家不要点,大家反而就要来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让他们不要点。
余满山觉得自家闺女这回老实,考虑得周到,万一有那吃不惯的,是的确不行的,万一闹将起来,还会影响铺子生意。
这写出来等下又喊卖,那就是顾客自己自愿的事了。
魏老太也觉得余桑这回老实,也把实情说出来了,她又跟常氏补充:“那要是嚷着要多要些酱的,你千万别给打,这个吃多了屁股痛,前两天二郎吃多了还以为中毒了呢。”
常氏听他们这么说,越发好奇了,“我先弄个来尝尝看,免得不知道怎么跟客人说。”
常氏自己给自己舀了一小份,试了一下,欣喜道:“这个这么好吃!等下肯定好卖的!等我再吃两口就去门口喊起来!”
余桑想,她大舅娘也是能吃辣的。
这地方潮湿,吃些辣也挺好的,可以防风湿。
说吃两口就是两口,把剩下的准备等下当午饭吃。
常氏叉着腰开始在门口吆喝喊卖。
过往的行人路过,一听,诶,好像不对?这家食肆怎么还喊客人别点这什么啊?
大家驻足听了一下,豆花饭?
又望向店门口,的确支了一锅豆花。
旁边还有这看着不知道是什么做的一堆蘸碟。
这油看着还怪好吃的感觉。
有些人摇摇头,现在的铺子越来越离谱了,为了吸引人,这吆喝话都能喊出来吸引人耳朵。
有些人刚好没吃早饭,顶不住好奇,在门口问了价钱,就打算来尝试尝试。
余桑对于豆花饭的定价是八文钱一份,加一碗饭是多加三文钱。
在门口好奇问价的人听价钱也不贵,,就打算进店尝尝。
听了魏老太说余二郎吃多了屁股痛的事,常氏也是不放心地跟客人千叮万嘱,还专门先拿一小碟给客人先沾一筷子尝一下,尝完再决定点不点。
余桑几人都紧紧关注着,第一个客人尝了,奇怪道:“还挺好吃的,有什么不能点的?给我整一份来!”
余桑几人放下心来,心里忍不住地冒出喜悦,第一步成功了!
余桑又担心地看向桌子上摆的一碟碟青椒酱,这么少,吃了应该不会屁股痛吧?
她已经打得比较少了!
又有人进店来尝,先沾了一筷子,吃了有些紧皱眉头:“这味儿怎么这么辣?怪不得你要在门口喊不能吃的别点。”
那店里已经吃上的第一个客人吐槽:“这么好吃,也不知道什么做的,你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