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有汤饼,一人又问:“汤饼多少钱一碗?”
这时候进店吃饭,都喜欢先问价钱,免得被宰客。
“五文钱一碗呢!我家馄饨好吃,要不要来碗馄饨?”
几人忙摇头,又挑了担子进店,找了张桌子,把担子放在旁边,“就要汤饼,来三碗。”
余桑想,馄饨比汤饼贵,这几人是要节约钱。
常氏去厨房吩咐魏三九煮三碗汤饼。
魏三九动作很快,没多久,三碗白里夹绿的汤饼就端上来了,还冒着热腾腾的气。
三人一看这家食肆居然这时候还有绿叶子菜,先夸了一句,又问:“你家是新开张的吗?门口刚刚看到还有鞭炮渣。”
几人也不怕烫,大口地吃着。
常氏应了,还想问点什么,但看这几人一副很赶不想说话的样子,就没再多问。
只付钱的时候,常氏问:“我家这汤饼吃着怎么样?”
“汤好喝!”三人付完钱,就挑着担子走了。
常氏把十五文钱放进柜台的屉子里。
余桑瞥到魏三九的衣角在厨房门口边,估计是站在那里等听评价的。
得到“汤好喝”这个评价,余桑也不知道是喜是忧,汤好喝没评价汤饼怎么样,就是说明汤饼比较一般,但汤是她家猪骨熬的,只有杀猪的时候才有,其他时候就得去肉铺买,不知道换了猪骨会怎么样。
常氏问道:“这我也不会记账啊,这每天收的钱,怕是不太好说,这可怎么办?”
“咱两家虽然关系好,就怕这账啊什么的,说不清,那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