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继续说:“只盐滩镇这渡口小,只有那蚕熟布纺好,和谷子麦子收成的时候,来往的货商才多,我们就那时候,做好饭菜,去渡口卖,那些搬运工又来往货商赶时间的,肯定会买!”
这不就是卖盒饭吗?余桑如是想。
这魏三九还有点主意呢!
估计是之前到处找脚店食肆的想学手艺,没找到,发现了渡口这现象,就想到这主意,他本来就想挑担子去卖吃食,卖盒饭倒也不意外了,挑担子和卖盒饭,对于厨艺,要求没有那么高,倒也符合他的水平。
余桑第一个赞成:“这个不错!我支持!”
魏老太哈哈笑:“我家乖乖......”她一副余桑小孩心性的样子,很是宠溺的笑着。
常氏道:“我看行!反正能赚点钱就赚点钱,咱可不讲究那么多!”
阿李听魏三九这么说,有些后悔道:“那当初应该赁那离着渡口近的铺子啊,直接就能做饭食卖了!”
“那不行!”魏三九道:“夏天河里要涨水的,那涨水厉害的时候,可能淹到房子里来,这铺子挺好的。”
他经常在这盐滩镇里,是知道这个的。
余桑想到那夏天暴雨河里涨水的时候,河水迅猛不能行船,河两边的田地都会被淹掉,她三哥也不能去上学,没想到这盐滩镇也因为涨水,离渡口近的,房子还会进水......
魏三九说完建议,就继续进去看着灶下了。
店外响起说话的声音,又有毛驴的叫声,有几人路过说话:“这里好像有一家开着的食肆,要不要吃了再去渡口坐船走?”
听到说话声,常氏第一个站起来就往门口去,赶忙邀请道:“客官先吃了再走啊,我家馄饨味儿很好的,吃个饱,路上也舒服不是?”
余桑几个也跟着出去看,她这大舅娘做掌柜,还有些像样,这个性子,没找错人。
要是她娘的话,都内向害羞得哪里敢出去招揽顾客?
那驮着一堆行礼的毛驴旁边的中年妇人说:“先去渡口看看船到了没有,没到再回来吃差不多。”
她家食肆是初七开张的,这过年期间,镇子上好些铺子还没开门营业。
常氏又挽留了一番,终是抵不住这几人要赶路,没留住第一批客人。
说是船没到再回来吃,也不知道船真的没到,这些人是不是去其他店里吃了。
初七初八的,也好多等不到过元宵,那些旅人就要出门了,也有走亲访友或赴宴的,匆匆从余家食肆前经过。
余桑想,要是现在也有外卖可以打包就好了!
这样这些赶时间的人,可以打包了带走。
余桑就把自己想法给众人说了。
常氏问:“那碗筷的怎么办?这些人可是要坐船走的,碗筷收不回来。”
现在很多铺子还是有外卖的,就是吃完后还得去收碗,没有余桑原本想的那么落后,古人还是很聪明的,只这坐船要走的旅人,就收不回碗筷了,做不了外卖这种生意。
余桑道:“砍那种大竹子啊,半截不就可以装咱家的馄饨饺子汤饼了吗?”
“那买竹子还不是得要钱!”常氏道。
余桑:“我们可以加收两文钱一碗,那些人要是答应,也是可以卖的啊。”
魏老太:“我看可以!我家乖乖就是聪明!”
余桑:“......”每回她婆婆夸她,都是这一句......
余家新开张的食肆终于迎来第一批客人,三个结伴而行的糙汉货郎,每人都挑了一担货物,在门口问:“你家是卖什么吃食的?”
常氏赶忙道:“汤饼馄饨饺子,还有卤猪心、大肠、猪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