嘱,又跟张叔细细交代了帮忙照应一下,这才把几人送走。
一家人回到家,余三郎去盐滩镇读书了,余大郎和余二郎两兄弟刚刚走了,家里瞬间冷清起来。
魏老太感叹:“往天嫌他们打打闹闹地烦,现下刚走,又觉得冷清了,才走就有点想了。”
阿李也心情低落:“谁说不是呢?”
但家里正事还很多,余满山道:“我明天就带着小四先去县里吧,回来的时候刚好也把盐滩镇这边谈一谈。”
第二日一早,余桑换上新衣裳,余满山也穿上体面的衣裳,今日余三郎学塾里放假,不用上学,昨天提前联系了张家,余满山和余桑坐着船去盐滩镇。
在盐滩镇去县城的路上,余满山说:“老张这大儿子,也还看着稳妥,船也行得稳当,还可以的。”
“好像和大哥差不多大呢。”余桑道。
余满山:“是诶。”
两人去县里,侍郎家这里是很熟的了,门房也没为难,找了陈管家出来说,事情谈得很顺利,主要今年降价,就和羊肉差不多的价格,也就有些要贵些,都能接受。
陈管家只进院禀报了一声,很快就出来给了答案,今年还继续订,只要田里菜长好了,直接摘来就行。
陈管家又专门说了固安军曹知军那边订的菜,叫余家别忘了。
余满山又往另几家去,另外几家也是老客了,今年还降价,平日里就更吃得起了,全部都高兴地答应下来。
余桑临时提议:“爹爹,我们再去问问大点的脚店吧?他们说不定也要的。”
余满山有些担心:“不知道杨家有没有到处联系过?”
若是不坐船去盐滩镇,从李家湾到县城,还是挺远的,只靠走的话,杨老头老了,担着一挑菜的话,肯定比不得当初的他,只不知道杨老大能不能吃这个苦,挑到县城来卖了。
余桑:“先不管他家,我们先去问问。”
找了县城最大的三家脚店,三家脚店的掌柜都有些犹豫,只一家答应先订一点试试。
看这个情况,盐滩镇这边几家脚店,肯定也不怎么敢订菜了,也是,脚店都比较面向下层百姓,一般人吃不起。
余桑和余满山回来,顺道去问问,果然几家都不敢订,只称要是有订席面的愿意,可以来找余家,倒是和县城几家脚店差不多的说法。
余桑怕这几家直接找到李家湾她家去,到时候被杨家截胡,这杨家,她估计二十文一斤卖都是极其乐意的。
余桑说:“你们要是想订菜,直接去潘家学塾找我三哥,跟他说要多少,我们会尽快就送过来的。”
几家都敷衍地点点头,哪有那么多贵的席面需要去找啊,知道个联系的地方,以备所需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