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2 / 2)

起各方面性状综合在她这里评为优的,明年是要拿来专门做种的。

随着水稻结穗,稻田养鸭也结束了,鸭子不能再放进水田里,不然会吃长出来的水稻。

不过稻田养鸭的确效果不错,害虫和杂草都少了很多,平白减去很多需要的人力,稻禾也长得不错。

为了防治水稻稻瘟病,很多人都会用炉灰白石灰混着撒了,效果很好。

天气一日比一日炎热,水稻差不多要成熟了,余桑早已观察好再生稻的试种田。

再生稻一定要水稻成熟度为80%-90%左右时收获,头季一定要青杆活杆收割,不然无再生能力。

一般农人收割水稻,都是等水稻完全成熟才开始收割,余桑这个再生稻的建议,虽然有神仙的说法加持,但也让余满山和魏老太犹豫不决,就怕收早了,对收成产量有影响。

余桑也考虑过这些,所以今年她只打算用一亩田试试。

在余桑几天的劝说下,余满山和魏老太答应了。

在水稻还青杆的时候就开始收割水稻了,把周围的人都看愣了,纷纷劝说余家晚几日收割。

连租种了方地主家的田地,不敢明着和余家好的周家都劝:“反正你家田地又不多,晚几天割吧,割这么早,万一没长好怎么办?那不是影响收成吗?”

余满山笑笑,没办法,他家小四叫的,他也就收割一亩田试试,万一还真能长出第二茬呢?

以前的确田里稻子割了,还能长出禾茬子来,这么一想,她家小四也不是乱教的。

因想再生稻,收割就有些技巧,没让余大郎余二郎一起来收割,只余满山一个人来,水稻植株留桩30厘米左右,余桑给他比划了长度,余满山就严格按照这个长度来。

这时节很炎热,田里基本都是干的了,这亩水稻收割完,晒了两天,然后还得给田里放水进去,这时候余桑选田的考量就很妥当了,这处田离着河边近,就隔了一块田的距离,架了粗竹竿,从河边一直架到田里,然后从河里舀水顺着竹竿把水舀进田里。

虽慢些,但好在田少,水覆盖深度1-2厘米就够了。

余满山和余桑天天都来这亩水稻田看,看再生稻的情况,还得浇肥,以及田间的水量管理。

陆续的,其余田的水稻也该收获了,再生稻这亩田,也长出了新的禾苗,看到这些禾苗出来,余满山和余桑以及魏老太等人都松了一口气,那先割的,也不怎么影响产量。

余家总共十亩田,再加先收割了一亩,剩余九亩,就没那么赶了,余家也没往大石坝李家那边凑,李老大家也只有十亩田,也不急,其余李老头和李老二,他可不管!

又是水稻收获时节,余桑记得,她去年就是这个时候来的,去年方地主来她家分成粮食,多嚣张啊,今年都是自家的了,真是舒坦啊。

余桑忙忙碌碌地指挥余满山等人将不同田收回来的水稻分开放置,到时候好计算产量。

虽麻烦些,但好在田不多,还好分。

最后把各处田的谷子产量统计出来。

魏老太“哟呵”出声,惊道:“这下面养了鸭子这大半亩中等田,产出都快赶上别人种得差些的上等田了!这怕是比一般的中等田,足足多了三斗多出来吧?”

余满山也震惊:“收割的时候就觉得不错,没想到多出这么多呢,下面这块田还没一亩呢,这都多了三斗多出来!要是有一亩,真的快赶上那种得一般的上等田了!”

因着这稻田养鸭是余桑提出来的,现下鸭子也哐哐下蛋,平日里早上,也能蒸个蛋羹大家吃吃,魏老太也不怕热,把余桑搂怀里,夸道:“还是我乖乖厉害啊!不愧是神仙托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