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1 / 2)

她熟稔地敛起缰绳,骏马发出一声嘶鸣,随着秦妙观的动作仰头转身,马鬃随风飘扬。

从旗官手中接回镖旗的唐笙立于队伍中段,只能看到秦妙观的背影。

“起驾”

伴随一声中气十足的呵唱,队前的纛高高举起,面面镖旗随之升起,行进间发出整齐的声响。

眼前是闪烁寒光的甲胄,耳畔是猎猎的旗声,唐笙的心也随之澎拜起来。

第16章 朔风吹,战鼓擂

朔风吹,战鼓擂。万余军士齐聚校场,角声惊散了林中飞鸟,飘扬的旌旗宛若白地里燃烧的焰火。

检阅完京畿诸营,秦妙观立于高墙上,俯瞰黑压压的军士,每 每发令,皆由近卫复述,由近及远音量成倍拔高,最终震彻校场,回音不绝。

百官分列秦妙观身侧,恭敬等候。许久不见的沈长卿在左起公卿队列中,乌纱帽沿罩了圈暖耳,长身玉立,在一圈乌七八糟的老头里格外显眼。

唐笙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校场中央的较艺台上立起长杆,赤色的彩球坠着的三色流苏随风飘扬。

秦妙观的腰侧佩着弓袋箭囊,她取弓搭箭,手臂发力,生生拉满了弓弦,手背的经脉清晰可见。

纯色的箭羽闪过,离弦的箭矢直直飞向校场中央,正中彩球。

经过处理的绢帛撕开,三色飘带瞬间绽开,游龙般飞扬。

高墙上满堂喝彩,高墙下军士高唱威武。

秦妙观的掌心垂了下去,将弓交给了身旁的侍从。

唐笙离她有三阶远,需得仰头看向秦妙观。整理完被风吹得绕了圈的旗帜,平视身侧的唐笙刚好看到秦妙观的右手。

不知是不是错觉,她觉得秦妙观的右手有些发颤。

她过去在游乐场里体验过现代弓,摊主给她选了把最好拉的,射了五六次后,唐笙就觉得手臂很吃力。古代弓和现代弓不可同日而语,唐笙想,秦妙观刚刚那一箭应该是使了全身力气。

唐笙视在线移,心下一揪秦妙观的唇色果然变淡了。脑海里闪过秦妙观昏倒那天的气色,唐笙的心哆嗦了一下。系统趁机跳了出来,唐笙又看到了秦妙观头顶闪得像救护车的血条。

完了。

她慌忙寻找方姑姑和方箬的身影,却只看到了离她最近的沈长卿。

秦妙观射出的第一箭是头彩,必须摘下存留,想来两个方大人都过去迎头彩了。能近秦妙观身的人不多,今日这不算宽敞的城墙又挤了老些人,剩下的那几个御前宫女都离开秦妙观挺远,没注意到她的微弱变化。

唐笙越想越急,只得朝沈长卿挤眉弄眼,祈祷她真的是原著里说的那个宽宏大量不怎么拿架子的温润女官。

沈长卿疑惑回望,却不上前。唐笙朝她对口型:

“沈大人,事急,速来!”

沈长卿悠悠起身,刚走几步就被唐笙猛地拉她的衣袖拽近。

沈长卿显然是没见过如此放肆之人,正欲开口便听到唐笙压着嗓子道:“沈大人,陛下身体不适,请速传太医。”

沈长卿整理衣袖的指节一顿,立马转身加快了步伐朝秦妙观去了。

只见她和秦妙观耳语几句,太医便在宫娥的引导下小跑上前,跑得山羊须分成了两瓣。

太医跪着诊脉,沈长卿向后一步,挡住了他的身影。

一通望闻观切后,秦妙观就着宫人手中的茶盏吞下一颗药丸,面色舒缓了不少。

去取头彩的方箬回来时,休息过的秦妙观面色已有好转。

秦妙观接过她呈上的箭矢,握在手中,拇指抵着锋利的箭头。

这里不比禁宫,侍从站得再密不透风,也抵不住阵阵袭来的寒意。军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