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他婆娘和儿子重要,如果日子真的过不下去了,他宁愿带着妻儿去当流民,都不是很愿意拿着自己的命去博。”
博不起啊。
如果他死了,留她们孤儿寡母在世上该咋活?他婆娘性子弱,儿子还瘸了,若是没他护着,岂不是谁都敢上来欺上一欺?
“勇子,大山伯,我家这情况你们也晓得,娟子扛不住事,狗剩又小,自打他腿瘸了,也就小五他们才愿意和他耍,村里的大头三头他们见着他就喊‘小瘸子’,我是真不能出事啊,我要是死了,她们可咋办?”
他不像勇子,好歹老爹老娘还活着,能搭把手,现在他家就全靠他一个人撑着。
“全子,你若是不愿意我也不会逼你,我体谅你的难处。”赵大山拍了拍他的肩,表情认真道:“但是你要想清楚,粮食吃完后你家该咋办,你能带着媳妇儿子在山里待一辈子吗?猎户的日子也不好过,浅山不藏人,深山太危险,春夏秋季还罢,勤快一些可能饿不死,可遇到像去年那样的大雪封山你们该咋办?冷都要冷死!若是你不打算待在山里讨生活,那就说去外头,你没有路引哪里都去不了,被人发现就要被当做流民抓起来,若是你去当流民,赵有才一家的结局相信你在上头也能知晓一二,流民不好当,这种人要么性残害人,要么性弱被欺,尤其你还带着婆娘和儿子,你要想清楚自己能不能护住她们母子。”
赵大山语重心长和他分析,世道安稳的时候,官府对百姓的出行就管控得十分严格,不管去哪里都需要路引,没有路引就寸步难行。现在世道乱了,或许能钻个空子,但人离乡贱,除非你有天大大本事能护住妻儿养活妻儿,否则被逼到绝路那日,世上又会多出几个流民。
逃荒,除非是到了最后那一刻,否则没人会选择放弃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而眼下就是还没到那最后一步。
黑夜里,山风吹过,树叶窸窸窣窣作响,赵全的媳妇打了个哆嗦,正在沉思的赵全下意识环住了她的肩膀,大掌搓着她的手臂,凉飕飕的,和他的心一样。
他果然还是想的太简单了。
村里人都说山脚老赵家越来越出息,大山伯他们经常去镇上,甚至还去过县里和府城,他们有本事,有胆气,还有见识,更有远见,他们看得事情更全面,不像他,只能看到眼前的好坏。
他确实有把子力气,就算当流民,他应该也是性残的那一批,可他不敢保证自己能护住妻儿……外面的世界对他而言实在太陌生了,他这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潼江镇,他有自己脑子不是很好的自知之明,不确定在面对复杂的人性时能玩得过别人。
而且,他也确实舍不得庄稼,就没有哪个农民能忍受自己辛苦了一年的成果被他人半路摘了去。
“你们想怎么做?”沉默许久后,赵全突然开口问道:“若是下山和他们拼命,我们顶多拉几个当垫背的,事情干不成不说,还要白白丢了命。”这样太亏了,他不愿意。
“谁说我们要下山和他们拼命?”赵大山冷笑一声,他又不是傻子,明知道对方手里有大刀,他还要带着人下山任由他们砍?想啥呢,就是脑子有坑都干不出这种事儿,他是找人抱团,又不是找人一起去送死。
赵全和二癞爹立马来了兴趣,尤其是二癞爹,他是啥没问就直接上了这条船,无条件相信他:“大山,你有啥想法,和我们说说?”
“法子是老三想出来的。”其实是在旁边听他们说要找人抱团时,王金鱼那小子出的主意,不过不能说,只能把这股聪明劲儿推到老三头上,比较符合他全村算数最厉害的聪明人的形象,“他听爹说流民在山下看见炊烟就立马进山捉人,不如咱故意烧火引他们进山,先抓一批,缴了他们的武器。他们久不归,山下的流民定会生疑,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