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就跑吧。”王氏沉着脸,“当兵的来村里抓人,咱就跑山里去,若是山里躲不过,咱就逃去别的府。随便找个深山,当个没户籍的猎户都成,只要能活下去,咋样都好。”

当然,这是最坏的打算。

官兵下来抓人,很少有全家一起跑的例子,一般是家中的汉子四处躲藏,妇人小娃留下,毕竟征兵只要男子,官爷们找不到人也没办法,他们也不敢随意欺凌妇孺,不然事情闹大,更加无法收场。

可王氏不放心,她家男丁太多了,个顶个的壮实,这种体格不管是打仗还是徭役,都是官府最喜欢的壮丁。而且说句老实话,她信不过村里人,就怕出现啥意外,挖地窖地儿挖的宽敞,连孙子们藏身的位置都没落下,秋日征兵令下来,家里的男丁全都要躲到山里去。

老头子也不放心她们一群妇人在家,所以到时候若是真要躲兵役,就得全家一起躲。

赵老汉叹了口气,然后点了点头:“只有咱庆州府在征兵,若真的躲不了,我们就只有离开这里了。”

故土难离,他们家祖坟都埋在后山,若非真到了那一日,他是不愿意离开的。

可活人更重要,相信爹娘爷奶会理解他。

??[41]第 41 章

今日不管明日事,不管外头形势如何,饭还是要吃的。

朱氏和王氏在院子里拾掇在山里挖的野菜,抓紧时间清洗干净,明儿就能直接剁碎烙饼和蒸包子。

眼看着离秋日越来越近,尤其是今儿听老头子说潼江镇已经出现了流民,王氏心头不免有些急切,想着多做点包子馒头饼子,到时候全家躲到山里定是不方便烧火做饭,不然升起的炊烟很容易暴露行踪,多做些方便携带的吃食,饿了就掏出来啃一口,还不招眼。

馒头蒸大个的,汉子吃一个差不多就能顶半饱的量,饼子加些野菜烙,没滋味的馒头吃多了可以换个口味,包子则可以调多种馅儿,鸡蛋韭菜,荠菜,白菜肉末,酸豆角……如今家里有这个条件,自然要多做些准备。

还有米饭,煮上一簸箕的米饭,捏成大小不一的饭团,还能像包包子一样往里面塞馅儿,饿了就掏出一个吃,美味方便还管饱。

朱氏在山里挖了不少野菜,荠菜,马齿笕、野葱、鱼腥草、蕨菜、蒲公英,荠菜和马齿笕不管是凉拌还是烙饼包饺子都很鲜美;野葱更不必说,炒肉炖汤都可放些,它更多是作为调味料,加上少许香得遭不住。

鱼腥草评价不一,喜欢的顿顿离不得,不喜欢的甚至不能接受这道菜出现在饭桌上。老赵家就是如此,赵老汉和大房一家都喜欢,在山里见着都能拽片叶子扔嘴里嚼,王氏和赵小宝则不喜欢,碰都不愿碰一下,二房属于捏着鼻子能吃下去,三房是捏着鼻子一边吃一边打干呕又不愿意吐掉。

蕨菜凉拌和炒肉都很香;蒲公英更不用说,年年春日都要挖些,既是野菜,也是药材,有清热去火的效果,很能上乡下人的饭桌。

山里还有不少能吃的野菜,像赵小宝喜欢的香椿煎蛋,王氏琢磨回头让小五他们再去摘些,家里不但要蒸馒头烙饼子,还要炒些荤腥大菜,再凉拌一些野菜放到木屋里,毕竟不能顿顿啃馒头,他们大人还罢,有的吃就成,但小宝不行,还得另外给她做点吃的。

家里的细面,王氏的分配里只有闺女一个人,不管是馒头包子饼子,都要给她单独做一份,她嗓子嫩,不能和他们一起吃粗面饼子。

“娘,明儿再去挖些野菜回来吧,我瞧这背篓拾掇出来也不多,今晚就能消耗一半去。”凉拌野菜不管是下粥还是配馒头都很下饭,家里汉子多胃口大,野菜山里挖的不心疼,一顿焯半盆,要小半背篓的野菜才够量,朱氏琢磨了这点怕是不经用。

“叫小五他们进山去挖,一群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