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赶生赶死的时候,除了着急忙慌逃难没有提前准备干粮的人家半路得操心吃食,估计就只有眼前这一行受不了委屈吃不了干粮的大老爷贵夫人才会在逃难路上煮饭炒菜炖肉。

晌午时分,正是一日最炎热的时辰,一行身着绸缎的老爷夫人少爷小姐坐在凉席上,捂口掩鼻,抱怨林子闷热,埋怨正在不远处攥着锅铲热的大汗淋漓的厨子炒菜呛人,还掌握不了火候,浓烟飘到他们这处来,难闻得很。

“说好了带陈厨子,你非半道反悔换成这王厨子,你瞧瞧,瞧瞧,这就是你口中的大厨,连个灶头都烧不好!”

“王厨子炒菜一觉,你个妇道人家懂个甚?!”

“大热天你吃什么炒菜?回头还得给你熬下火茶。”

“老子万贯家财还吃不得一碗下火凉茶了?”

眼看着爹娘要吵起来,一旁的女儿连忙拉架,又是递茶,又给递果子,两头轮着哄。

还没走近就听了场热闹,走近更是不得了。

大道两旁停满了马车,一辆马车前站着一个带刀护卫,小厮跑前跑后取水取果,丫鬟打扇洗帕擦手洗脸,拉帘子,放夜壶,老爷少爷还罢,三急一来,寻个无人地背过身揭开腰带就能放水,夫人小姐就不成了,天热还能忍受,大小解是无论如何都不愿就地解决,非要和在家里一样,用夜壶,用便盆。

富贵人家讲究多,不像乡下人,小的随便蹲,大的挖个坑再蹲,完事儿用棍子一擦完事儿,至于干不干净的,谁家不是这样整?瞎讲究啥!

丫鬟婆子做惯了这些腌臜事儿,原本也没觉得啥,小姐夫人讲究不是应该的?不讲究那还能是小姐夫人?

可麻烦就在于,出门在外不方便啊,出门时虽带了装满水的水缸,还特意用一个马车来拉,但小解方便洗盆,大解却十分废水,再加之老爷少爷吃得多,拉得多,洗盆频率太过频繁,丫鬟们热的口干舌燥满心焦,却不敢开口说一句,生怕招来责骂。

更不敢说水缸撒了不少水,厨子又浪费,再这般讲究,明日怕是熬下火茶的水都挪不出来了!

只盼早些到达目的地,否则接下来这一路怕是要难了。

小丫鬟的心事无人知,赵老汉就见林子里忙忙碌碌,还想多瞅两眼呢,就被抽刀声吓得一激灵,扭头就见守着马车的护卫一脸防备望着他,赵老汉当没瞧见,直接挥鞭一抽,驱使驴车加快离开。

“真能嚯嚯啊。”他摇头叹气。

瞅瞅那些走一半路就要钻进林子去寻水喝的难民,再看看老爷夫人洗手洗脸水都要换着盛,这差距,这浪费的,可见是好日子过习惯了,就算比普通人提前得信儿提前跑,思想也还没有转变过来,以为逃难就是往马车里一坐,富贵生活照常过,十天半月也就到目的地了。

当然,十天半月能不能到目的地,赵老汉不知道。

他只晓得,这行人多,丫鬟婆子小厮护卫厨子,还有拉人拉家当的马……是个活物就要喝水,头两日还罢,等水见了底,又找不到水源,老爷小姐还这般铺张浪费,若再抠吧抠吧不给下人水喝,人还比不上屎盆子,给人闹出火气来,好日子恐怕就要到头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