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传言如今已是天下皆知,老百姓都让皇帝让位呢!”

就连他听到这个传言时,都忍不住想,要是陛下能让位就好了,只要他让位,找个得上天青眼的皇子或王爷当皇帝,不就没有天灾了吗?

老百姓受的所有苦,都赖皇帝啊!

他就该自觉让出位置给别人坐。

可想归想,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老百姓分家都会为了几间屋子大打出手,何况是皇帝。自古以来,就没听说哪个皇帝会因为传言而主动把屁股底下的位置让出来给别人坐,除非是被人拉下来,不然没可能!

所以,皇帝震怒了,杀了好大一批妖言惑众的百姓。

这些都是他二儿子回信说的,他人在府城,知道的消息自然比他们多,他还说庆州府要打仗了,因为陛下生气了,有个不要命的官上书让陛下退位,让他的胞弟成王即位。

不要命的官说:既然上天不满陛下,那陛下就要反省,不如退位让贤,大度一些,让成王来当皇帝,反正你们是亲兄弟,一母同胞,亲的不能再亲。如此,既能对上天交代,又能平息民怨,简直两全其美。

结局当然是人头落地。

不止如此,陛下连成王也恨上了,觉得是他从中作梗,不然兄弟好几个,为何偏偏提议他当皇帝?

于是,原本不想插手庆州府流民乱象的成王,被迫接了一道旨意,让他立马平复庆州府,旨意的最后还附上一句太后病了,要把她们母子接去皇宫侍疾。

明着是尽孝,实则是当人质。

皇帝的态度很明显,这事儿若是办不好,成王一家就要一墙两隔、甚至阴阳两隔了。

连太后哭到真的病了,都没能挽回局面。

老二说,成王已经回了封地,但皇帝不给人也不给钱,逼得成王前几日给他们递信儿,说是要联合他们府城兵里应外合,一举剿灭流民。

定的时间就在半个月后。

里长颇有些心累,弯弯绕绕说不清,只道:“我家老二说,半个月后就要打仗了,邻州的王爷来帮我们庆州府杀流民,到时窝藏在四方的流民定会狗急跳墙,叫咱都缩在家里,先躲过这阵儿再说。”

“老二还说了,指不定这回打完仗,剿完流民,他们就会被放回来。”

“到时你们被征走的儿子男人全都回来了,就算要找晚霞村的人报仇,那也先等着。眼下你们打不过,但上过战场,杀过流民,见过血的儿子还能打不过?”

“外头世道已乱,处处都在吃人,人人都在丢命,死了儿子的也别嚷嚷,一句话说完,都是命!”

“都回吧回吧,回去安生待着,守好自家那一亩三分地,你们心头要清楚,如今不晓得有多少难民正在往咱南方逃。你们不把庄稼看好,饿着肚子,回头咋和北方的难民拼?那些人长手长脚力气大,你们想要守住自家的田地房屋婆娘儿女,只有肚子吃饱才有力气反抗!”

“眼下莫要计较太多,先活着罢!”

“活着才能有机会报仇。”

??[111]第 111 章

“里长真这么说?”

天还未亮,全家老小挤在堂屋,齐齐看向抱着水瓢狂灌水的赵大山。

赶了一夜山路,尤其走陌生山头,生怕一个不注意摔坑里,赵大山提心吊胆一夜,到家才松泛两分,闻言点头道:“听得真真切切,里长就是这么和那些人说的,邻州的王爷要来帮咱庆州府围剿流民,等这场仗打完,前头被征走的汉子可能就要被放回来了。”

“这倒是个好消息,这场仗若是顺利,日后出门也不用时刻担心有流民钻出来杀人抢钱了。”王氏抱着呼呼大睡的闺女,说完又叹了口气,虽然已经和几个村结成了死仇,但一码归一码,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