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说的,不晓得的人还以为我是给你装了肉放了糖,些许山里挖的春笋罢了,你不嫌弃就好。”孙婆子抿嘴乐,朝大儿使了个眼色,孙大哥上前一把端起背篓,两条胳膊的肌肉顿时鼓了起来,可见孙婆子装了多少东西,是个顶顶贤惠的人。
一旁的赵大山见此,瞅了眼爹,见他点头,这才伸手接住。
明面上孙家的日子比赵家好过些,实际也是日日数着米下锅的庄稼户,自家日子过得还成,赵老汉不想要,但礼节如此,他们不接,亲家怕是要不高兴。
“自家留些吃啊。”他有些不好意思道。
“留了留了。”孙婆子笑着说,“山里多得很,前头挖了老些,灶房里都堆着呢。”
赵小宝不懂这些,孙大嫂给她捧了一把干果,她就乐呵呵撩起衣裳兜住:“谢谢孙大嫂,可以啦可以啦,兜不住了。”
“呵呵,兜得住兜得住,拿着路上混嘴吃。”胖嘟嘟的小娃子就没有不招人稀罕的,孙大嫂看着赵小宝,恨不得这是自己生的,“下次和喜儿一道来家里耍啊,咱两家关系亲近,要多走动呢。”
“好哦。”赵小宝乖乖点头,她可喜欢走亲戚了。
孙婆子把灌好水的竹筒塞到背篓里,生怕他们耽搁了走夜路,不敢多留:“替我给亲家母问好,下次一起来耍哈。”
赵老汉点头,看时辰不早了,便牵着驴背着篓抱着闺女离开了孙家。
孙婆子老两口一路送到村口,见他们没有止步的架势,赵老汉连忙发摆手道:“回吧回吧,别送了……趁着这时节山里野菜多,甭管是啥,只要能进嘴的就多摘些回来晒干存些口粮,日后还不知是啥光景呢。”还是没忍住多嘴叮嘱两句。
“我们省得,会多存些,吃野菜总比啃树根强,呵呵。”孙老汉憨笑道,看着他们一家三口,“老哥千万记得,有啥事儿知会一声,我准听!”
赵老汉抬起牵驴的那只手摆了摆,看着蹦蹦跳跳走在前面的闺女,头也不回道:“放心,有事准吱声!”
一路没歇,到家已是傍晚时分,家家户户炊烟升起。
瞧见驴,村里又是好一番热闹,正在灶房里忙活夕食的妇人听娃子嚷嚷山下老赵家牵回来一头驴,顿时惊得丢下手头的锅铲菜刀,拔腿就往外头跑。
“驴?你说赵小宝家买了一头驴?”
村头到山下这条小路,此时挤满了人,大人小娃都围着赵老汉一家三口打转,还有人趁乱伸手想摸驴,被眼尖的人瞧见一把拍开,看就看,咋能乱摸呢,他们都没摸呢。
“大根爷,你家买驴啦?”
“哎哟哎哟,好俊的驴啊,长得和马一样,花了不少银子吧?”
“大根爷,你家发财啦?”
“买驴干啥使啊,也没多少活儿啊!”
小娃子们绕着驴跑,他们都不知道这是啥玩意儿,听爹娘嚷嚷这是驴,才知道这四条腿威风的不得了的居然是能驼人拉货的驴!
天啦,老赵家居然买驴了!
王氏在灶房里烧火,听见外头嚷嚷的厉害,心里猜测估摸是老头子他们回来了,一把丢掉火钳,张嘴就喊道:“是小宝回来了吗?”
“是呀是呀。”赵小宝挤开人群,一个猛子扑到娘怀里,指着院子里被人团团围住的驴,“娘,你看驴,咱家的驴,小宝选的!”她兴奋地小脸通红,一路被人簇拥着回家,好享受被人用羡慕的眼神望着,嘿嘿。
王氏早就看见了,不止她,正在山坡上割新长出来的野草的几个小子也看见了,顿时兴奋地嗷嗷大叫,直接丢下手头的活儿冲下山坡。
偌大的院子里挤满了人,还有闻讯赶来的村民往里挤,一个个跟看啥稀奇玩意儿似的,隔老远都能听见他们嚷嚷大根爷家买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