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长?”兵爷突然看向他。

“在,老头在!”里长吓得一哆嗦,整个人几乎匍匐在地。

“此乃朝廷下令,还望里长配合。”兵爷收回目光,转而看向他,“周边各个村子的情况,还请里长莫要隐瞒,一一告知本将才好。我等亦有任务在身,若所征人数不足,那就只能从别处补齐了。”

见里长不说话,他看向他身后的大门,意有所指道:“这是你的两个儿子?倒是个当兵的好苗……”

“桃李村周围共有大大小小六个村子,河口村,东头村,李子坝,于家弯……晚霞村。”

说到晚霞村时,他话音微顿。

兵爷见他面色有异,余光瞧见一个婆子拿着锄头就要朝一个士兵后背锄去,他眼眸一厉,快步向前抬起一脚把婆子踢翻在地,抽刀抵在婆子喉咙尖,怒喝道:“胆敢袭击士兵,你有几条命够宰?!”

在里长的惊骇声中,他骤然收刀,一脚把婆子踹飞出去。

“给我抓!一个都不要放过!水缸,柴垛、床底、柜子、猪圈,地窖……通通给我仔细搜查!”本想好生与他们说道,既然他们不知好歹,那就全都抓走!

兵爷们再未留手,把试图阻拦的妇人婆子推倒踢开,他们抽出腰间大刀,从村头第一户开始搜查,一脚踹开大门,不顾妇人的谩骂,娃子的哭嚎,先是把院子里的水缸砍破,碎片和水流溅了一地,见里面没藏人,又疾步去屋檐下把柴垛子薅翻,谩骂的妇人顾不上再骂人,然不等她扑上来,士兵一把拎起躲在松针树叶里瑟瑟发抖的汉子,又推又踹把人丢给同僚。

他则不顾妇人的阻拦,去灶房和猪圈找了一圈,紧接着又去堂屋,主屋、侧屋,随后在侧屋的床底下抓到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娃子。

“不行,你抓了我男人就不能再抓我儿子!!”妇人发了疯般扑过来,“你们自己说的一户一个男丁,我男人去当兵,让他去!你放开我儿子,不准抓他!!”

“娘,娘……”男娃已经吓成了鹌鹑,只晓得喊娘。

可惜兵爷根本不搭理她,抓着人就走,无论妇人如何撒泼哭求,都当没听见。把男娃丢到被抓到的人堆里,兵爷转身就去了下一家。

这样的场景,同样出现在落石村。

兵爷们刚进村,正在半山腰捆绑柴火的孙大哥就发现了,他们父子三人这段时间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着,时时刻刻都要分出心神注意山下,两个士兵一前一后出现在山脚下时,他就暗道一声不好。

当即拔腿就往山里跑。

而在他们村子,同样上演着和桃李村一样的场景,甚至兵爷们更粗暴,抓到试图逃跑的汉子就先打一顿,打了几个,其他人就不敢跑了,只敢四处躲藏。

砸水缸,烧柴垛,刺床底,找地窖……

村里乱糟糟一片,烟熏火燎,尖叫哭嚎,无数小黑点慌不择路四处逃窜,有人跳到河里,疯狂扑腾四肢朝着对岸游去,有人钻到泥潭中,浑身裹满泥浆,再躺着一动不动试图蒙混过关,更甚有人直接拿起斧头砍自己的胳膊,身有残疾不应征,而更多的人则是往山里跑,有人被抓住,有人幸运逃脱,此间种种场景,充斥着挥之不去的慌乱和绝望。

所有人都被这场突如其来,毫无征兆的征兵吓得噤若寒蝉,能躲过是命,躲不过……也是命。

与此同时,桃李村。

里长带着七八个官爷,拖着发软的双腿去往下一个村子,东头村。

离开之前,他忍不住扭头看了眼被麻绳捆绑起来的一串汉子和男娃,妇人婆子哭哑了嗓子,不要命地用身体去冲撞士兵,被士兵踢翻也不惧,爬起来又去撞,一个个跟发了疯一样,他一双老眼里不由流露出一股绝望。

尤其是对上二儿子乞求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