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比农机厂大了好几倍,他又是排名最末的副主任,刚调任陌生城市和新单位,他需要谋定而后动。而且他是挤掉王造福进厂的,对于柴油票引出的一系列事件,他比大多数人都清楚。当初张贴到市委和粮食局的大字报,着重揭发检举赵副主任和陆明浩,很多人认为王造福是被老丈人和连襟牵连的,私下都觉得他有点倒霉。而张宜林却不以为然。他觉得检举人的动机很奇怪。据说当时在市委、粮食局和曙光厂同时出现了三份大字报。如果检举人是为了赵副主任的,那么只要在市委贴上几份大字报就足够了。市里的其他领导一定会引起重视进行调查。实在不放心的话,可以再往粮食局张贴一份兜底。可是曙光厂在郊区,王造福在整件事里的参与度又不高,举报人着实没必要跑来曙光厂再贴一份大字报。说句不客气的话,工厂里的舆论,并不能左右市领导的决定。同时往三处贴大字报,不但没必要,还容易打草惊蛇,让翁婿三人提前串供。张宜林思来想去,猜不透检举人这样做的意图。除非对方的目标并不是赵副主任,而是他的女婿。大费周章地往曙光厂里贴大字报,是为了让王造福下台。那样的话,整件事就说得通了。从最终的结果来看,这件事可能是受益人康健策划的。但是也不排除叶满枝参与的可能。他来曙光厂之前,着重打听过一把手的情况。在国营大厂当一把手的女同志不多见,叶满枝在滨江的工业系统内鼎鼎有名。他问了三个人,三个人给出的答复都挺有意思。叶满枝其实是个很漂亮的女人,但三人谁也没提她的外貌。给出的评价都是,年轻、出身好、能力突出,有手腕又很和气。张宜林在工作中见过的女干部大多是铁娘子,他觉得真和气的人干不好国营大厂的一把手。所以,这个“有手腕又很和气”的评价就有些耐人寻味了。王造福的下台,保不齐就跟她有关。……叶满枝还不知新来的同事,把她想象成了有三头六臂的铁娘子。开春以后,对两条电视机生产线的仿制工作正式启动。机器一动工,钱就像流水似的哗哗往外流。她和康健忙着搞钱搞原料,而新来的张宜林不爱挑事,还能分管一部分业务,让他俩省心了不少。市里对柴油票事件的判决已经下来了。粮食局那三个倒卖柴油票的人全被送了进去,王造福因为贪污公款也进去了。赵副主任那边暂时还没什么说法,但他的两个女婿都犯了罪,哪怕他及时与两人划清界限,还让女儿离了婚,仍然于事无补。叶满枝听说,省里准备调整他了。王造福在那晚被公安带走后,就再没出现过。赵卫红带着孩子回了娘家,只留王大娘住在家属院里。曙光厂内部的政治气氛相对轻松,所以并没什么人对王大娘落井下石,没有大字报,也没有激烈的批判,让她得以继续在洗衣服务站工作。不过,等到王造福的判决正式下来以后,王大娘顶不住压力,觉得没脸继续赖在曙光厂,最终还是跟着小儿子离开了。王造福在曙光厂的一切,至此落幕。事情尘埃落定,叶满枝将更多精力放在工作上。这天,她在办公室接到了来自天津无线电八厂的电话。“叶主任,咱们的黑白电视生产线要尽快仿制呀!”“已经正式动工了,”叶满枝笑道,“沈主任,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急什么呀!”“不急不行,”沈主任压低声音说,“原本要给305厂的那条彩电生产线没戏了,那咱黑白电视就得抓紧时间呀!”闻言,叶满枝收了笑,急忙问:“怎么回事?为什么没戏了?”“三言两语说不清楚,反正考察组从老美那边回来以后,引进彩电生产线的事就黄了。”沈主任悄声说,“幸好咱们当初合伙引进了黑白电视生产线,要不然全得鸡飞蛋打!”叶满枝嘟囔道:“这么大的事,怎么就黄了呢?”“嗐,你就别打听了。”沈主任简单解释了原因,转了话题说,“上海那边试制的彩电已经上市了,产量不高,但是价格不菲,你猜一台19寸的彩电的零售价多少钱?”叶满枝在日本见过19寸的彩电,大致知道价格,“1200
第51章(33 /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