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经有人点出了问题,他当然要趁机提一提。“教学撞车的情况发生不止一次了,几乎每个礼拜都要上演一出抢车间的戏码。抢到了还好, 抢不到的班级就要原路返回教室去上课,既耽误时间又影响心态,系里确实应该管一管。”“许老师说得对, ”另一位老师跟着发声, “我上个月就跟石磊和一车间的刘爱国反映过相关情况,石磊说派个专人给教研室,每天询问教学安排。刘爱国也给我出了一个主意, 让系里给工厂安装一部电话机,以后有事电话联系。”“这俩主意一个要浪费人力, 一个要浪费物力,”许老师与他一唱一和道,“我看都不如从教研室挑个教师在厂里兼任职务划算,人力物力都省了。”又有一位老师加入讨论说:“既然已经提到车间的问题了,那我也说一嘴。机械厂目前的管理还是比较混乱的,工具材料乱丢乱放,废品率高,有的学生连自己每天有多少生产任务都不知道……”叶满枝听着几位老师的讨论,没再接话。她是负责安排生产计划的,其实很早就发现了车间里的问题,但她一直没提过。一方面,车间的工作不归她管,她贸然给人提意见,有挑事的嫌疑。另一方面,就像她之前说的,工厂刚成立,大家都是新手,应该给大家留出足够的学习和适应时间。系办工厂与校外工厂相比,对学生要更包容。但是,她包容了别人,别人却不肯包容她!石磊是副厂长,没有身份上的顾忌,可以对所有科室和车间提意见。他如果真的出于公心,就应该提前与计划科沟通,而不是在没有任何提醒的情况下,公然在会议上挑她的刺。这让她有种对方一直在默默搜集她把柄的感觉。既然石磊不给她留面子,那她也不用给石磊留面子了。反正情况已经挑明了,就看系里打算如何决定吧。苗主任记录了师生们提出的意见,但并没有当场给答复,只说还需要去厂里亲自调研,了解一下实际情况。会议结束后,马洪亮有事率先离开了,石磊只能找另一个副厂长陈莹商量。“苗主任不会真的让老师兼任厂长吧?”陈莹:“不好说。工学院机械系那边也开了工厂,厂领导全部由系主任和老师兼任。咱们工业经济系有专业优势,调干生又比较多,苗主任才让学生负责管理工厂的。”听了几位老师的发言,石磊直觉事情的走向不太妙,忍不住低声抱怨:“这个叶满枝也太能搅事了,让老师兼任厂长,对她有什么好处?这不是把她自己当厂长的路子也堵死了吗?”陈莹心说,你公然向人家开炮,要是连科长的位置都保不住,还谈何厂长?她敷衍地挤出一个笑,说了句还有工作,也随着其他人离开了。她觉得石磊过于自负了。这似乎是没出社会的学生的通病,总觉得高年级能压制低年级,系办工厂的副厂长就可以压科长一头。石磊在学生中算是有些手腕的,面对他这样的明显针对,但凡换个没什么经验,或是懦弱一点的学生,恐怕早就被他得逞了。但叶满枝不是普通学生,整个大一年级只有她被选入了系办工厂管理层,总归是有原因的。陈莹边走边回忆刚刚在会议室里的场景。如果换作是她,在那种全无准备的情况下,被石磊当众挑出工作中的毛病,她可以做到防守,向委员会做出合理的解释,却未必能当场想到反击的办法,十有八九要在事后找石磊算账了。其他人不知石磊早就找叶满枝谈过话,只当他是针对工作提出意见。但了解前因后果的陈莹却觉得,石磊行事又坏又直白,目标明确又有行动力。放在普通大学生里,算是佼佼者了。不过,他若是真的被委员会撸下去,也未必是什么坏事,陈莹内心并不想与这样不择手段的人共事。*那天的汇报会结束以后,苗主任去机械厂实地调研了一次。隔了两天,就把叶满枝和石磊喊去了办公室。叶满枝进门的时候,石磊和另两位老师已经坐在里面了。她刚刚在门外隐约听到石磊说什么不是有意针对。所以,当苗主任向她询问情况时,她当着石磊的面,给他告了一状。“主任,我怀疑石副厂长就是刻意
第42章(10 /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