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是受害而死,并非自杀。
又有其昔日同窗好友和师长出面作证,汪回才华斐然,若是顺畅科举,必定进士入榜,何需收受贿赂自毁前程?且此人平日里正直又义气,宁愿清贫也不移志向,怎会接受如此腐败之事?
正当这时,有家世显赫的生员查出汪回考卷果真被替换,而替换后的考生,出自琅琊书院!
要知道,沂州之所以出名,正是因为享誉全国的琅琊书院坐落于此。
“琅琊出身必进士”的说法并非虚名,每榜进士,占多数的必定是琅玡书院的!
如此庞大的进士数据带给了王家和琅琊书院无数荣耀,却也让无数考生的头顶上蒙上一层阴影。
此事一出,沂州瞬间沸腾了。
好些曾经无缘春闱的生员们纷纷现身说法,更暴露出不少试卷被替换的事情来。
矛头直指琅琊书院。
沂州官府哪里敢让琅琊书院沾染污名,不惜一切代价要压下此事。
官差在办案过程中,又失手打死两位生员。
汪回虽然出身清贫,但素来广结善缘,其亲友焉能不怒?参考生员们也不乏受到不公待遇的,见到汪回和后两位生员的下场,谁人心中能不凄凉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