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家先是把羊肉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用粗盐腌了,又放在瓮里,用湿布盖严实。然后腾出家中常年腌咸菜的小菜缸,将瓮放进缸里,再打清凉的井水倒进去,让瓮沁在凉水里。

路上她还在列车上换过两次水,自然是比不过井水凉的。为此她担惊受怕,就怕费这么大劲,还没抱住肉,白费工夫。

幸好幸好,杨兰英将肉拿出来,挨个闻了,除了咸味再没有别的,而且颜色也正常。

即便如此,炖出羊肉粉丝汤后,还是她和周远先吃,两小时后觉得没有异常,才给葛红吃。

周远一下午就跟着打下手,他亲眼看着,干妈是怎么把肉一块块拿出来浸泡脱盐,怎么耐心在大热天,仍旧站在火灶前炖汤。更别提,为了将羊肉带过来,这一路上费的心思。真是,这份心意,比亲娘也不为过了。

挂着粉丝的红萝卜埋在奶白的汤里,配上表面撒进去的葱花,红红绿绿煞是好看,葛红捏着勺子,舀了一勺,往自己嘴里送,还没尝到味儿,眼眶里的泪啪嗒一声掉进羊汤里。

“好喝!”

这汤,是她葛红这辈子,喝过最好喝的汤。

“瞧你,好喝就快喝,还哭。你这小妮子,越不让你哭,你还哭得更厉害了,真会唱反调。早知道你这样,我还不如不来呢。”

“不呜。”葛红嘴里刚放进一块胡萝卜块,含糊不清,却丢下勺子,抓住杨兰英胳膊,“来来,一定要来的。”

“行行行,快喝,这不来了嘛,跟小孩似得。”

杨兰英来了一晌,孩子没看两眼,净围着葛红转了,直到晚上准备收拾睡觉,她才欺身到床上,仔细看还没满月的小娃娃。

这是个男孩,小小的,此时睁开眼睛,眨了眨,看得出眼珠子漆黑透亮,长大肯定眼睛不小,这点倒是随葛红。

“不错,照顾的挺好的。你脸色也好看,看来周远照顾你们娘俩,照顾的挺周到。”

从没做过这些的大男人,能照顾成现在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葛红点头,没有否认。

杨兰英在上海待了一个星期,住在这边,日常就是周远照顾孩子,她照顾葛红。变着花样做了好几天月子餐。

上海最热闹的几条街都逛了逛,明显感觉到,比当年来时,大有松泛。甚至许多地方,会限量不要票。比如前二百份,前一百份,来得早的人,只原数出钱就行。

小事上,比如喝豆浆,吃烧饼,买烧麦,头绳等等已经开始不收票。 相信往后票证只会放开的更快、更宽。

最大变化,当属大街上其他颜色的衣服多了,杨兰英看到一个穿黄色波点连衣裙的姑娘从她身边路过,亮澄澄的颜色,吸引不少目光。

这在几年前,是要被打成小资做派的。如今真的进步很大了。

想必接下来,开放带来的变化只会更快、更大。

走到百货大楼,柜台前热闹的很,听说这里的布花色最全,衣服类型也最时兴。

杨兰英进去,围着长柜台转了好久,还没转完一圈,这里真大呀。

最后,她给自己挑了两件衣服,一件是干部西装领的外套,一件是绿色的裙子。版型设计都挺前卫,她打算带回去琢磨琢磨。

临离开前一天,她去看了江风。

她按照信封上的地址,找过去,才下公交车,正想打听一下,却见前边有一堆人围着,似乎在吵闹。

“说谁小偷,说谁呢,你再说一遍试试?”

“就是你怎么了,这是我刚交上去的样品,全世界独一份,怎么在你这,还狡辩,你别想走。”

两个大男人争执不下,扯着胳膊不让走。

杨兰英听声音耳熟,近前一看,呦,这不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