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母就直接多了,当即就拧了傻儿子一把,面上仍旧呵呵笑着,“就该这样好,我就是专门给荣荣准备的。马上过年了,穿件新衣服,别不舍得,到时候来姨家里玩,还有红包。”
今天是个好日子,腊月初八。
进了腊八就是年,已经在新年里了,赵母这么说完全没毛病。
中午,家中准备的也是大锅菜,白菜土豆萝卜粉条,再带上两斤肥肉,和专门用来待客的白面馒头,不算落下乘。
等到送走赵家人,一窝的小孩子再也憋不住,涌到堂屋翻起东西来。
“这个好好看,是红得。”
“这是什么,能吃吗?”
“这个能吃,这个是糖,甜甜的。”
“这是挂面诶,小武爱吃,小武要吃面。”
大人们将对方一直送出胡同后才回来,立刻将孩子们赶出去,开始盘点起来。王莲一张脸上笑出花来,“还是咱家荣荣眼光好,会挑对象,瞧这家底,殷实。”
按老辈子规矩,订亲需要好几样礼,如今生活困难,大家不约而同在礼品上酌情减少,像是当初娶孙桂芳进门,他们准备的礼便是如此。
可赵家今天带的,烟酒茶糖四样礼,一样不少,糖是一块二一斤的什锦糖,连茶也是装在盒子里的铁观音,真是讲究。
还有糕点桃酥两斤,猪肉五斤,加一篮子挂面。
王莲的头都恨不得伸到挂面里去,这上手一掂量,少不了五六斤,这可是纯白面。
“荣荣,你那红包看了吧,多少钱?”
杨家去给儿媳妇订亲的时候,没有红包,只有在结婚前才会给一百,那是彩礼钱。
但听刚才赵家的意思,这好像只是给荣荣的零花钱,到结婚前还会个彩礼钱。而且还有什么去拜年,也有红包。
天呐,这是钱多烧得慌吧,还没进门呢,就给这么多钱?
陈荣早看过了,钱不多,但是吉祥数。
她清了清嗓子,背着手站直,“不多,六十六。”也就赵向东他爸一个月工资。
“这还不多?”王莲羡慕的不行,十分眼热。这又不是彩礼,六十六块的零花钱还不多?要是给她,就算是一块她也高兴,白给的一毛都不嫌少。
孙桂芳抱着孩子,一直听她们在说,这时才插话,我们供销社“最近来了一批毛线,灰的,黑的,蓝的,紫红的都有,这次还挺全。你不是一直想织毛衣,正好有机会了。”
自从婆婆三年前穿了个紫红色的毛衣,小姑子就一直想要,借来穿了两回,跟婆婆提好几次想要,都没有结果。小姑子就开始攒毛线,梦想拥有一件属于自己得毛衣。
前几天婆婆从上海回来,跟他们说看到有女同志穿毛衣裙,小姑子又上心了。说要继续攒毛线,打一件毛衣裙。
陈荣托着脑袋笑,奔过去找杨兰英,“妈,这六十六能不能让我花,我想买新衣服,等结婚的时候,彩礼都给您嘛。妈,你就答应我吧。我预备结婚时穿件喜欢的衣服呢。”
杨兰英正在整理挂面和肉。
这可都是好东西,得放好了,别被家里的小崽子们抓坏。他已经打算好了,这肉放着先不吃,等到腊月二十三,包大包子吃,调肉馅,保准香。
陈荣说了半天,不见有回应,撒娇着上手,“妈,你是我最好笑的妈,就让我用了吧,我想要毛衣裙,妈,我要是不能穿上毛衣裙出嫁,这辈子都会遗憾的,妈,,”
瞧她磨了半天,杨兰英才抬起眼皮,“把我的彩礼要求,跟赵向东说了吗?”
陈荣连忙点头,“说了,您放心吧,他没二话。”
“那行,我觉得二月不错,三月是单儿,还是二月吧。”
这话让人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