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朋友逛累了,约着要去斋会上吃些东西。
裴怀安还没有挑选到心仪的礼物,便叫他们先去斋会那边,自己则往后殿的书展那里走去。
他样貌好,沿途有许多姑娘向他抛手绢,他无心理会,途径一个傩面具的摊子前,随手买了一张面具,戴在脸上。
如此他顺利地来到资圣门附近,书画他自然是不懂的,倒是瞧上了一对红鹦鹉。
那对红鹦鹉被他脸上的傩面具吓得振翅乱飞,摊主按住一只,他捉住了另一只,正欲问价格,却忽然瞧见不远处的书摊前,站着一位楚楚婷婷的姑娘,微风起时,掀开了幕篱下的轻纱,他瞧见一双秋水为神的眼睛,像是古画里的月,蕴着光华,直照到人心里去……
5·庙会:幕篱下的轻纱被人拨开
罗绮盈目,浮翠晃动,裴怀安的眼里却只瞧着那朵幕篱下的明月梨花,有一种奇异的感觉迅速击中了他,叫他呼吸微滞,忍不住朝对方走去。
然而他手中还攥着一只红鹦鹉,摊主忙唤住了他:“这位郎君,您还没付钱呢。”
裴怀安低头一瞧,那只红鹦鹉正在他手中奋力挣脱着,忙将小东西还给摊主,道:“多少钱?”
摊主报了价,他拿出银子递过去:“这对鹦鹉且先在你这里放着,待会儿我再过来取。”
“好嘞。”摊主痛快应下。
只片刻的功夫,裴怀安转头再去瞧方才的那位姑娘时,却见书摊前已经没了白色倩影。
举目四寻,原是那位姑娘绕去了旁的摊儿前。*
沈悠然原是陪姐姐过来挑字画的,可是姐姐眼光挑剔,许多字画都看不上,她陪着姐姐挑了好一会儿,委实无聊,刚好瞥见这书展的角落里竟有一个卖磨喝乐的,不似她在前面瞧见的那些泥塑的小佛像,这个摊儿上卖的磨喝乐,以楼台故事为人物塑像,饰以通草罗帛、金银珠翠,小小的人儿倚靠在雕花木料做的栏杆上,栩栩如生,精美非常。
沈悠然拉着姐姐过去瞧,一问价钱,最便宜的也要三两银,贵的要十两银。
难怪这摊儿前人少,原来都被这高价吓跑了。
姐姐不肯给她买,说是买了磨喝乐,余下的钱就不够买字画了。
可沈悠然实在喜欢这摊儿上的磨喝乐,赖在摊儿前不肯走,瞧瞧这个,再瞧瞧那个,她也不贪心,既没挑最贵也没挑最漂亮的,只挑了一个最合心意的,一手指着那磨喝乐,一手去扯身边人的衣服,熟练地撒起娇来:“我想要那个,才五两,给我买嘛……”
原以为还磨上一会儿姐姐才肯给自己买,没想到下一瞬,便见一只竹玉似的手递给摊主一块碎银,而后便将她方才挑中的那个磨喝乐拿起,转而递到她的面前。
“喏,给你……”不对呀。
这不是姐姐的手,也不是姑娘家的声音。
沈悠然怔怔地顺着他手往上瞧,赫然瞧见一张粗犷凶悍的傩面具,吓得她腿一软,往后退了几步,偏又不小心又撞到了身后来往的行人,惹得她身子不稳,踉跄着要摔倒。
一只修长的手臂伸过来,及时扶住了她的后腰。
“抱歉啊,吓到你了。”嗓音清冽,余音微佻,应是个年纪不大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