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

谢秋槿还想再说几句,一旁一直没说话的施老太太开口了:“多买副针线,我也一起做,这一手绣活你们爹活着的时候,可是天天夸呢。”

作为大家闺秀,你可以不通琴棋书画,可以不会诗词歌赋,但绝对不可以不会绣活。

远了不说,就是自己出嫁时穿的嫁衣,怎么也得亲手缝上几针的。

施老太太的绣活相当精湛,以前她丈夫还活着的时候,最爱穿她做的衣物。

就是近些年年岁大了不爱动弹,加上眼神不大好,这才慢慢停了手。

不过做不了精致的绣活,简单的缝个被褥她还是可以的,哪能让儿媳妇一个人赶工。

“娘,我忙得过来的,您还是歇着吧。”谢秋槿知道自家婆母眼神不大好,不想让她太过操劳。

“就这么定了,买两副。”施老太太根本不去和她辩驳,直接拍板定下来。

很快,桑永景身后的竹筐中又多出两套针线与两盏瓷油灯。

小心地将瓷制油灯放入筐中固定好,桑榆这才拍了拍手上不存在的灰尘:“回去以后一盏放在祖母房中,另一盏放在大哥房里。”

“嗯?不是给娘用的吗?我用不到灯。”没想到会有一盏油灯是属于自己的,桑兴嘉连忙摆手拒绝。

他耳清目明的,就是起夜也能借着月光看清脚下道路,哪里需要用得着油灯的地方。

桑榆接下来的一句话一下把他给问住:“你不打算念书考功名了?”

“……”沉默片刻后,桑兴嘉微微摇头,“家里还没安定下来,还是先不想这些吧。”

读书和习武一样,从来就不是穷人家能肖想的,笔墨纸砚、书本名师哪样不得花钱。

寒门出贵子,那不过是上层人士给普通百姓立的一个虚无缥缈的梦,真去细究那些寒门贵子,会发现他们跟上层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

以她们家现在的情况,读书考取功名未免想得有点太远了。

“那就放爹娘房里,正好上次熬出来的猪油还留着,拿来当灯油用。”桑榆没有多劝,话锋一转提起灯油的事。

之前桑永景从桑家酒楼中带回来近十五斤的五花肉,她将肥油部分都切割下来炼成雪白的猪油。

本想着炒菜用,结果却发现,没有劁过的猪,猪油中天然带着股去不掉的腥臊味。

若是用来炒菜,经过大火一激,那股味道会更加刺鼻。

桑榆一开始还不信邪,加入花椒、葱蒜一类具有刺激性味道的配料一起炒,依旧压不下。

等她从桑永景口中得知猪油炒出来的菜就是这个味道、很正常的时候,终于死心,将那坛雪白油润的猪油扔到一边,再也不用。

现在倒是正好可以用来当灯油用,一点都不浪费。

陆续又买了些瓶瓶罐罐,以实用为主的诸如水瓢、剪刀类的各样小东西,钱也随之花出去大半。

桑榆正想再去买点别的什么东西,视线不经意的扫过一家人,发现祖母和小弟脸上都带着丝疲态。

脚下步伐一顿,嘴里说出的话也换成:“走这么久都累了吧,咱们去甲区找处地方坐着歇歇吃点东西?”

甲区卖的吃食多种多样,有沿街叫卖的,也有摆出桌椅来的。

价格相较起酒楼饭馆低上不少,还能给行人提供一处歇脚的地方,生意相当红火。

何况……她正好也能去做做市场调研,可谓是一举三得。

刚一踏入甲区,耳边便传来一声声叫卖吆喝之声,一缕缕升腾而起的白烟极为醒目,那是卖包子和汤面类的摊位。

“哇!好热闹。”被桑榆牵着手的桑兴皓小声地发出一声感叹。

从他的视角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