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慕的泪水(这次是真的!)瞬间盈满了她的眼眶。人比人,气死人啊!

回到家,李沫沫化悲愤为力量,一头扎进最后的知识梳理中。唯一能让她“取巧”的,只剩下高考作文。她绞尽脑汁,努力回忆着上辈子那篇让她得了高分的作文题目和大致立意框架,结合当下的热点和时代背景,反复打磨,最终写出并背熟了一篇在她看来近乎“完美”的议论文,准备到时候直接默写上去。

* * *

高考三天,成了李沫沫人生中最酣畅淋漓的战场。

刘霞女士提前半个月就推掉了所有预约,化身“全职陪考妈妈”。三天里,她穿着精心挑选的不同款式、不同花色的旗袍(寓意“旗开得胜”),每天准时出现在考场外。在一众同样穿着旗袍、翘首以盼的母亲中间,刘霞的身姿挺得最直,眼神里的期待和骄傲也最亮。

李沫沫走进考场,拿起试卷。笔尖落下,如有神助。那些曾经高不可攀的难题,此刻在她眼中清晰得如同掌上观纹。思路流畅,下笔精准。越考,她的信心越足,腰板挺得越直。当最后一科结束的铃声响起,她合上笔盖,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尘埃落定、尽在掌握的笑容。

走出考场,刘霞立刻迎了上来,紧紧握住她的手,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怎么样?累不累?感觉……”

“妈,”李沫沫回握住母亲有些粗糙却无比温暖的手,笑容灿烂,眼神明亮得惊人,“稳了!重点大学绝对没问题!元大……我觉得,也有戏!”

刘霞的眼圈瞬间红了,她用力点头,什么也没说,只是更紧地握住了女儿的手。当天下午,刘霞就拉着李沫沫,找到了市里最有名的高考志愿指导老师。

办公室里,李沫沫沉稳地回忆着各科答案,条理清晰地陈述着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最终答案。指导老师拿着笔,对照着标准答案和评分细则,飞快地在纸上记录、计算。随着分数一项项累加,指导老师的眼睛越来越亮,最后猛地一拍桌子!

“好!好啊!” 他激动地看着李沫沫,又看看一旁紧张得手心冒汗的刘霞,“这还犹豫什么?报元大!妥妥的!分数绝对够!而且高出预估线不少!李同学,你这是厚积薄发,一鸣惊人啊!”

巨大的喜悦如同烟花般在刘霞心中炸开!她一把搂住女儿,又哭又笑,嘴里反复念叨着:“好!好!我闺女出息了!出息了!” 当天,刘霞就开启了“暴富”模式,拉着李沫沫横扫商场,从衣服鞋子到最新的电子产品,只要李沫沫多看一眼,刘霞就一个字:“买!” 仿佛要把这些年所有的亏欠和此刻的狂喜,都通过这种方式宣泄出来。李沫沫也没客气,享受着这迟来的、用实力换取的喜悦和宠爱。

* * *

查分那天,李沫沫反而异常平静。当那个远超元大录取线、甚至高出十几分的数字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时,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悬着的心终于彻底落回了肚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