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邻居对施工噪音和未来人流表示担忧,团队耐心沟通,做出诸多补偿和保证;施工中发现隐蔽的结构问题,及时调整方案;采购特殊建材和设备遇到困难,多方寻找渠道……

但在青甜的统筹和张春明的全力配合下,所有问题都被一一化解。

青甜甚至从空间中选择性地拿出了几件最具代表性、来源相对“清晰”,她早已编好故事的宋家珍宝,如一幅宋代佚名山水画、一件钧窑天青釉紫斑盘,准备作为镇馆之宝,瞬间提升了博物馆的藏品档次。

经过近两年的精心施工和筹备,“青甜苑”博物馆终于即将揭开神秘面纱。飞檐斗拱、修葺一新的古建筑群,与内部低调奢华的现代化设施完美融合,静待着它的第一批客人。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青甜苑”博物馆开幕典礼盛大举行。

贝勒府朱漆大门前,嘉宾云集。政界要员、商界巨子、文化名人、收藏大家、媒体记者……纷纷到场祝贺。萧云霆虽未身着军装,但其挺拔的身姿和沉稳的气度,以及身边几位分量颇重的客人,无不暗示着女主人的深厚背景。姚小六、阿武等元老悉数到场,西装革履,意气风发。

镁光灯不停闪烁。青甜身着典雅旗袍,张春明一身中式礼服,作为主人迎接来宾,举止得体,言谈从容。

媒体争相报道,赞誉这座私人博物馆的规模和品味堪称国内翘楚,“青甜”这个名字,彻底与高端餐饮、地产开发和文化保护联系在一起,社会声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馆内,精心设计的灯光下,一件件历经沧桑的珍宝静静陈列,诉说着千年故事。尤其是那几件“宋瓷”和“宋画”,以其无可争议的艺术高度和保存状态,成为全场焦点,引来无数惊叹和猜测。

张春明作为馆长,穿梭于宾客之间,介绍展品,侃侃而谈,意气风发,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走街串巷的青年。

青甜悄悄离开喧闹的人群,萧云霆自然地陪在她身边。他们身边,跟着两个已经七八岁、像小大人一样的萧煜和萧玥。孩子们穿着小礼服,好奇地看着展厅里的一切,眼神清澈。

青甜站在二楼的回廊上,俯瞰着楼下熙攘的人群,看着那些驻足于展品前惊叹的面孔,看着张春明自信的身影,看着身边忠诚的伙伴和挚爱的家人。

她回想起当年那个在后院试水盒饭的自己,那个推着孩子“收破烂”的自己,一路走来,风雨坎坷,终见彩虹。

萧云霆握住她的手,无声地传递着温暖与支持。

镜头缓缓扫过:窗外远处,“青家餐饮”的招牌依旧醒目;更远处,是她开发的地产项目勾勒出的城市新天际线;而眼前,是这座凝聚了梦想与传承的文化殿堂。

三大支柱,巍然屹立。

最终画面定格在一件玻璃展柜内的镇馆之宝,那件雨过天青色的钧窑盘上,天青釉色中一抹神秘的紫红斑纹,犹如浩瀚星辰,璀璨夺目,预示着文化与商业的传承,将如星辰般永恒闪耀。

青甜的嘴角,漾开一抹平静而满足的微笑。

第123章 岁月鎏金 (上)

夏日的晨光透过层叠的绿叶,在军区大院幽静的小路上洒下斑驳的光晕。空气中弥漫着栀子花的甜香和远处传来的隐约操练声。

一道身影正沿着熟悉的路慢跑,步伐轻盈稳健,呼吸悠长。

年逾四十的萧云霆,身形依旧如白杨般挺拔,军装背心下的肌肉线条清晰利落,古铜色的皮肤上沁出细密的汗珠,非但不显老态,反而充满了成熟男性的力量感。若非眼角那几道因常带笑意而刻下的浅纹,任谁看了都会以为他刚至不惑。

晨练的老战友遇见他,总会打趣:“老萧,你这吃了什么灵丹妙药?越活越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