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那可是奇水国……鱼米之乡,物产丰饶,溪流泉涌俱包罗于此,江河湖海皆囊括其中。

宋晷景颔首,深以为然。

姜旭转念一想,嗅出一丝不寻常:“若宁瑞蔼当真这么有本事,他的野心一定不止奇水国。”

前世的宁瑞蔼可是四国唯一的赢家。

虽然在姜旭眼里他几乎算得上躺赢,但瞧不上归瞧不上,作为统一四国的帝王,宁瑞蔼手中掌握的信息必定远远多于他们。

宋晷景气定神闲地续上茶,玉白指尖轻抚杯沿:“横竖他现在还是个储君。”

只要三素国的皇帝还在位,就算宁瑞蔼再厉害,也做不了三素国实质上的主人,吞掉奇水国一事亦非有重臣契书就能畅行无阻。

“也是。”

姜旭垂眸看着杯中茶叶如针倒悬,茶汤清亮:“也不知青阳现在如何了。”

宋晷景喝腻了清茶,放下茶杯,坐得吊儿郎当,拿了颗枣子丢进嘴里嚼吧嚼吧:“放心吧,现在老皇帝指着他活,他们可奈何不得他。”

……

三素国,昌光寺。

香火丰足,佛光普照。

身着淡青衲衣的青年盘腿打坐于蒲团之上,眉宇淡然出尘,气质超脱物外,一颗朱砂痣缀在长眉之尾,添了三分神秘。

他像在等什么人。

门外,一道身着玄色镶金宫装的纤细身影踏入,粉面绛唇,冲青年僧人一躬身,声音婉转,雌雄莫辨。

“青阳大师,储君殿下有请。”

青阳手中执一串纯白菩提,玉质油润,修长手指缠绕盘玩,细长眉眼不动如山。

他薄唇微掀,声如远山幽谷空灵:“不见。”

宫人面露难色:“青阳大师……”

不待他再劝,脚步声响起。

自侧殿踱来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和尚,身着金色袈裟,脖间垂挂一串深褐佛珠,珠圆玉润。白眉垂颊,银须长直,耳垂厚圆,一看就是福泽深厚的得道高僧。

他身后跟着两个身穿青色僧袍的小童,眉清目秀,唇红齿白,眼神机敏。

宫人连忙向为首高僧行礼:“方丈。”

“施主,”方丈颔首,目光转向坐在蒲团上八风不动的青阳,轻笑着摇了摇头,“既然青阳不愿进宫,烦请您禀告储君殿下,就说若殿下肯亲临鄙寺奉香,老衲一定携青阳相迎。”

宫人顿时急切道:“方丈,难道储君殿下都请不动青阳大师么?”

盘坐在蒲团上的青阳突然收手起身,菩提老实地缠在清瘦腕间。

他垂眼不语,径自离开。

“哎!”宫人正欲上前挡住,却被方丈身后两个小童抬手阻拦。

方丈作势轻咳:“青霄、碧烟,不得无礼。”

待两个小童低眉顺眼地退到他身后,青阳大师已经不知所踪。

“殿下,您是不知道啊,这青阳大师好大的架子!那方丈也是,仗着皇上的供奉,威风的很!”

储君宫内,宫人伏在宁瑞蔼脚边,添油加醋的一顿说辞,听得他眉头紧皱。

前世有青阳大师这号人物么?

甚至还在潜移默化间获取了父皇的信任,瞒着他得了皇帝长久的香火供奉。

昌光寺的方丈如此嚣张,想必是觉得有皇帝作倚仗,而且青阳的存在八成对于巩固帝皇香火极为重要,哪怕贵为方丈也不得不顺着他的意,不惜为他出头,得罪储君。

一朝一夕倒还罢了,他担心父皇的这份信任或许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把昌光寺养成了三素国无法随意祓除的隐患,如鲠在喉。

“既如此,本宫便去一趟昌光寺,看看他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

宁瑞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