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萍瞅见大家还在试图嚯嚯她的丝线,忍不住收起来。
洗手了没,你就乱摸!
天色渐渐黑透,大家肚子里饥肠辘辘。
出门没带孩子,家里的事情不用操心,肚子饿点也没啥。
李月拿出买好的几个窝窝头,掰成几瓣分给大家。
村里人齐齐冲李月道歉。
“你月,你真是人美心善,又大方。”
“难怪萧阳那么疼你!”
李月不懂怎么分给馒头都能扯萧阳头上,她干干笑着。
有好奇的婶子询问:“李月,你打算什么时候和萧阳生一个属于你们两的孩子,那样感情才能更稳固。”
随后大家就着李月和萧阳生孩子一事展开热切讨论。
李月尴尬的笑容挂在脸上。
她们到现在还相敬如宾没圆房去哪里生孩子?
村里人八卦就是这样,说着你,说到生孩子又忍不住扯到其他地方,最后扯到钱招娣身上。
“也不知道钱招娣那妮子一天天怎么想的,好好的闹分家,看看那现在日子过得。”
当初分家闹好一通笑话,村里大姑娘小媳妇也暗暗希望自己出去分家单过,原以为日子蒸蒸日上,如今…
村里也渐渐的有小媳妇歇了出去分家单过的想法,这些婆婆偶尔也会拿着钱招娣做典型给小媳妇们敲警钟。
“人呐,还是得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别以为长大娶了媳妇翅膀硬了,觉得分出去过自己小日子能过得美滋滋,钱招娣和李星就是下场。”
当然有些小媳妇不以为意,觉得纯纯是钱招娣不会过日子被爹娘摆布才这样。
后来想想天下爹娘一般黑,没几个像李月爹娘这样,即便是现在分家也无娘家依靠,暂且就这样吧。
李月对别人的家事不怎么关心,她现在一门心思是赚钱。
先富带动后富,她也想,但共同富裕也是小目标,李家村好她们家才能更好,经济关系更能很好的维系彼此间的联系,也考验人心。
她赌对了!
回到家,天已经黑透。
远远的清明寨早就熄灯睡觉,李家村依稀亮着光指引这些归家的旅人。
大家饥肠辘辘但脸上都是笑,是对未来的期许。
“娘,小姑子,是你们吗?”
李家的两个嫂嫂提着灯笼站在村口的大槐树下等着李月等人,也有其他家的等待自家老娘和媳妇。
张翠萍她们应了一声,李家的侄子侄女们一窝蜂冲上来帮忙提东西。
其他跟过来的人殷勤帮着推车子,询问今天的情况怎么样,怎么回来这么晚。
“篮子卖出去了吗?”
板车上黑布隆冬,什么都看不清,有人火把点的高高的发现车上只有粮食袋子没有篮子,眼中闪过喜悦。
张有福婆娘故作神秘。
“你猜喽!”
大家相视一笑。
当得知,一个篮子卖3文钱,全都卖出去,大家和先前的妇人一样不可置信。
“我滴个乖乖,没想到真的能卖出去。”
村里人兴奋不已,有些觉得要不回家再编编改天再去镇上卖?
冷不丁摸到一大团丝线,张有福的大儿子扯了一下。
“咦,娘,你买这么多丝线作甚?”
他还拽了两下,这可把张有福婆娘心疼的直抽抽,当着众人的面拧自家儿子的耳朵。
“你个败家玩意儿,没事,别嚯嚯老娘生财的宝贝。”
村里人哄堂大笑。
张老大也觉得被老娘拧耳朵丢面子,但老娘就是家里的权威,除了老爹谁都不敢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