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婶看了看她的执照,又仔细打量了她一番,叹了口气:“姑娘,不容易啊!”

我这地方,是我家老头自己盖的,他退休之前,可是街道干部呢!

我们找了街道主任说情,才默许我在自家窗台摆个小摊,接点缝缝补补的活儿,压根不算正经门面。

你要想租个正经能开门的铺子?”

她摇摇头,“难!公家的房子不租给私人,这是规矩。私人的?你看看这街面上,谁家不是挤得满满当当?哪有多余的房子?就算有,那租金……”

大婶压低声音,伸出两根手指比划了一下,“一个月少说也得这个数,还不一定租得到。”

沈静姝看着大婶比划的“二十块”,心沉了下去。

第三十二章 疑似故人来

手里总共就几十块,还要买布料、线等原料,根本付不起这么高的租金,更别说还要押金。

“谢谢大婶。”沈静姝垂下眼睛,转身离开。

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显得格外孤单。

执照在口袋里,却像一块冰冷的铁,沉甸甸地坠着。

空有许可,却无立锥之地。这“第一个个体户”的身份,此刻充满了讽刺。

接下来的几天,沈静姝像上了发条,跑遍了市区大小街道。

街道办、房管所的门槛几乎被她踏破,得到的答复永远是“没有”、“不符合规定”、“只租给集体单位”。

她甚至硬着头皮找到以前供销社的赵主主任,想看看有没有门路。

赵主任受了处分,差点被停职,这会儿看见沈静姝,苦笑着摇头:“小沈,不是我不帮你。

我现在自身难保啊,再说了,公房出租,卡得死死的!我一个小主任,说不上话啊。”

希望一点点熄灭。

手里那点可怜的积蓄在奔波的车费和偶尔在外面买个干粮中慢慢消耗。

没有单子,家里的缝纫机蒙上了一层薄灰,之前买的布料堆在墙角,像一堆无用的垃圾。

之前积累的几个老主顾,因为找不到她,也渐渐没了音讯。

江墨白厂里也忙,只能下班后帮忙打听,同样一无所获。

这天傍晚,沈静姝拖着两条沉重的双腿,正从城南搭公交车回家

路过一条街,这条街很窄,两边大多是低矮的平房和围墙,尽头似乎是一个单位的后院。

鬼使神差的,她的脚步掉了个方向,往这条街里走去。

忽然,她的目光被街角一栋孤零零的、破旧的红砖平房吸引住了。

那房子位置确实偏,离主街有段距离,但胜在临街!

它看起来废弃了很久,门窗破败,屋顶的瓦片都缺了好几块,墙上爬满了枯藤。

房子旁边用锈迹斑斑的铁丝网围着一小片空地,里面堆满了乱七八糟的废弃建材和垃圾。

但关键是,它有门!有窗!临街!

一丝微弱的火苗在沈静姝心中重新燃起。

她快步走过去,仔细打量。

房子虽然破,但墙体看起来还算完整,面积也比她家大不少。

她透过破窗户往里看,里面空空荡荡,积满了厚厚的灰尘。

就是它了!位置偏点怕什么?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租金便宜!

她立刻在附近打听这房子的归属。

问了好几家,才从一个遛弯的老大爷那里得知。

“哦,那破屋子啊?早先是区里五金厂的废料仓库,后来五金厂搬走了,这地方就空着,归区工业局管。一直没人要,破得不成样子了!”

区工业局!沈静姝仿佛看到了希望。

第二天一早,她打听着就跑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