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四十套衣服,光靠店里现在这几个人,加上她自己,得没日没夜地赶,才能按时交货。
万一中间出点岔子,或者招待所那边验收挑刺,很可能白忙活一场。
风险不小。
“静姝姐,这活儿……接不接?”李春花看她半天不说话,有点担心地问。
沈静姝看着纸条上“县招待所”那几个字,又想起昨天在饭店看到的那一幕。
蒋伯封身边已经有了体面的新人,他妈恨不得立刻把她扫地出门。
她除了这个店,除了聪聪,还有什么?
这单生意是块硬骨头,啃下来,她的“静姝成衣坊”才能真正站稳脚跟。
“接!”沈静姝抬起头,眼神里透着股狠劲:“秀芹姐,你经验多,这制服的版子,你多费心,务必做得精神,春花,你管好前面生意和料子进出。
料子我来想办法,明天我去趟省城!要是当天回不来,聪聪就麻烦你们照看了,千万别让他再跑出去了。”
她的决断让几个人都定了心。
王秀芹拍胸脯:“静姝你放心,这中山装我保管给你做出样子来!”
周秀兰也点头:“我省得。”
安排妥当,沈静姝开始盘算手里的钱。买缝纫机、招人、日常开销,剩的不算多。
进这批呢料,加上路费,手里就没什么钱了。
她咬了咬牙,拿出存折,准备第二天一早就去银行取钱。
第一百零五章 把婚离了
第二天天没亮,沈静姝就去银行取了钱,然后坐上了去省城的早班长途车。
颠簸了几个小时,她直奔毛纺厂门市部。
选料子,谈价格,付钱,又雇了辆小货车把几大捆沉甸甸的藏蓝色呢料装上车。
忙完这些,已是下午。
她买了两个烧饼垫肚子,又跟着货车一路摇晃着回了县城。
等布料卸到店里仓库,天都黑透了。
接下来的日子,“静姝成衣坊”彻底忙活起来。
沈静姝亲自盯着打版,王秀芹带着周秀兰和张翠翠日夜赶工。
缝纫机声从早到晚几乎没停过。聪聪幼儿园放了假,就被托付给了隔壁热心的大娘照看着。
沈静姝自己也熬得眼睛通红,手指上全是密密麻麻的针眼。
蒋伯封隔三差五的过来,看到的都是店里灯火通明,人人忙碌的景象。
沈静姝埋头缝纫机,连跟他连眼神交流都几乎没有。
他想帮忙,可除了搬搬布匹,打扫卫生,也插不上手。
他带来的饭,照例是放在柜台上,谁饿了就吃一口。
两个月后,五十套崭新的制服终于完工。
藏蓝色的呢料挺括有型,尤其是上面那双排铜扣,特别显精神!
沈静姝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问题,才亲自送到了县招待所。
刘主任验了货,很满意。
痛快地给了钱,一共七百五,还给补上了布票,也省的她到处去跟人换。
七百五十块,刨除去人工和成本,倒也赚了三五百块,两个月真没白忙。
她这老板当得大方,拿到钱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店里的几个员工发奖金,一人十五块,又请他们下馆子好好吃了一顿。
相比于钱,更重要的是,“静姝成衣坊”给县招待所做工装的消息传开了,谁看了都说好,小城里不少单位都开始留意这家不起眼的个体户裁缝铺。
这天傍晚,送走了最后一拨顾客,沈静姝累得坐在椅子上不想动。
这天晚上,蒋伯封来得比平时晚的多。
他看起来简直比沈静姝更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