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招齐了,沈静姝把店门口挂着的“静姝服装店”牌子摘了,换上一块新做的木头招牌,刷着白漆,写着“静姝成衣坊”。
字是她自己写的,不算好看,但透着股实在劲儿。
地方扩大了,人手也多了,沈静姝的心思就活络了,想着应该与时俱进,琢磨着做点不一样的。
又去了趟省城,淘弄来几本港城那边流过来的服装杂志她照着上面的样子,结合小城人能接受的样式,画样子,打版。
把喇叭裤的裤脚收了一点,不那么夸张,还有的确良的衬衫,领子改成了小巧的翻领,掐点腰身,像那种碎花的连衣裙,裙摆也不要太大,长度到小腿肚,显得精神。
又给江墨白写了信,不到半个月的功夫,又弄来一点纯棉细布,一种是带点暗格的,还有一种是素色的。
她试着做了一批男式的短袖衬衫,领口袖口包个边,看着挺括又凉快。
新衣服一挂出来,本就不缺生意的服装店,再一次爆满。
价格么,是比供销社那些灰蓝黑的老款式贵一点,但样子新,料子摸着也舒服。
小城就这么大点地方,谁穿了件新衣服,很快就传开了。
“静姝成衣坊”的生意眼瞅着好了起来。五台缝纫机从早到晚“哒哒哒”响个不停,裁剪布料的声音“嗤啦嗤啦”的,店里总是飘着新布的浆水味和熨斗熨烫的蒸汽味道。
沈静姝忙得脚不沾地。
画样子、裁剪、教新来的女工怎么做、招呼客人、算账……聪聪要么上幼儿园,要么放假在家,大部分时间就自己在店堂里的小板凳上玩,画画,或者看李春花剪线头。
这么样一来,蒋伯封来了,能干的活反而少了。
重活累活被女工们分担了,技术活他又插不上手,只能偶尔拿着大扫帚把店门口扫得干干净净,或者站在门口招呼客人。
他长得帅,身材又好,就是打字路过的人,也被他圈着想进店看看。
……
“静姝成衣坊”经营的红红火火,自然有人看的眼红。
五爱成衣供销社原本是附近生意最好的一家,自从沈静姝开了店之后,柜台前冷清得能拍苍蝇。
售货员王彩凤嗑着瓜子,眼睛瞟着街对面人来人往的成衣坊,撇着嘴对组长赵爱华说:“赵姐,您瞧瞧,这都成什么样了?”
“一个个体户,弄几台缝纫机,雇几个人,就把咱们这正经国营买卖挤兑得没活路了?她那衣服,谁知道用的什么料子,卖那么贵,不是坑人是什么?”
赵爱华脸色阴沉,手里团着块抹布,一下下擦着光可鉴人的玻璃柜台,其实上面啥灰也没有。
“哼,蹦跶不了几天,树大招风!她这么搞,雇那么多人,算不算剥削?算不算资本主义尾巴?政策允许吗?”她声音不高,却有种阴恻恻的味道。
没过多久,麻烦果然来了。
第一百零二章 麻烦又来
先是两个穿着灰色中山装、戴着红袖箍的人上门,说是工商所的。
板着脸,把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雇工的临时登记表都要了去,仔仔细细地翻看,还问那几个女工有没有签合同,工资怎么算。
沈静姝把准备好的合同和工资单都拿出来,那两人翻来覆去看了半天,毛病挑了一大堆,说着说着,眼瞅着要有关店整改的架势。
沈静姝做了这么久的生意,早就今时不同往日了,趁着人喝茶的功夫,往领头的人皮包里塞了二十块钱,这才把人都打发走了。
弄得店里气氛压抑了好几天。
本以为一场风波过去,却没想到这只是开始。
接着,一些难听的话就悄悄传开了。
有人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