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梅手里的画纸都是A4纸,全是油画。她学过素描和油画,但以素描为主,这些油画的优劣她不好分辨,但是笔法,她觉得还不错,应该是刻苦锻炼的。

她面前的这张画,是暗黄色调的向日葵,一只花瓶里插了不少向日葵,这种构图,她总觉得似曾相识。

她高中时主学美术,也涉猎了大量美术理论,她很快就记起画作的名称。

是梵高的“十二朵向日葵”。

当年她数理化不太行,选择了艺术生,然后又放弃了艺术生,读了警校。文化课并不怎么样的她,如今却好像有了一些作用了。

她又翻向了下一页,新的一副画里,由大及小隐隐约约十几只小帆船行驶在海浪里,海浪更像是麦浪,笔法很抽象,是“印象派”,李疏梅脑海里闪现一个词。

对,这是印象派画作,是梵高的“圣马迪拉莫海景”。

她又往下翻,是三棵紫色的树,形状很怪异,是梵高的“阿尔盛开的果树园”。

为什么全是梵高,李疏梅又继续往下翻,油画的信息就像流星在她脑海里划过。

梵高,夜晚露天咖啡座。

梵高,绑干草的农妇。

梵高,四朵枯萎的向日葵。

……

全是梵高……荷兰著名画家,文森特·威廉·梵高。

这些全是对梵高名画的描摹,姜琴玉喜欢梵高,非常喜欢梵高。

第9章 第 9 章 她被改写了人生。

正如她当年,因为高中教师对梵高的喜爱,她也爱屋及乌,对梵高进行了一些深入了解。

他是一位悲情画家,画作价值极高,被世人追捧,但梵高本人的人生很坎坷,他有癫痫病,发病率很高,但清醒时仍旧保持旺盛的创作力,三十七岁那年,他因精神错乱开枪自杀。

正是因为梵高的经历,很多画家对他都有特别的感情,特别是生于微末、命运崎岖的画家对梵高更是无限共鸣。

姜琴玉很年轻,她的生活也许很坎坷,她一定有自己的梦想,她喜欢梵高不意外。

“我不太懂,这画的算好吗,全是糊圈圈!”费江河看着手里的画评价起来。

李疏梅瞥了一眼,他手里的画她记忆深刻,是梵高的名画“星空”,这幅画上有许多类似圈圈的星辰,即便画很出名,但不一定大家都认识,她忙解释:“老费,这画名叫,星空。是荷兰画家梵高,1889年,在法国一家精神病院里画下的。这张画是姜琴玉模仿的。”

费江河抬眼看了她一下,眼神里有几分变化的光芒。

他又仔细看着画说:“我说呢,原来是模仿的,画的不好。”

李疏梅忍俊不禁,其实画的很不错了,因为印象派就是这种画风,而且油画近看不如远看的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