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安小试牛刀,发现这么做果真效果拔群,心下安定不少。
便回到宿舍,正要洗漱一番去睡觉,赵公麟懒洋洋地从床上爬起,带着困意,说:“此前通判来寻你,你不在,他托我转述给你,说是灾后的一些事情要找你商议,让你明日得空就去他府上找他。”
灾后的事情?找她一个白身?
“好。我知道了。多谢。”陆安才回复完,赵公麟倒头就睡,一秒都不多待。
陆安只好自己钻被窝里捉摸琢磨是怎么回事,第二天寻了个对方应该起床且吃完早餐的时候,寻上门去。
房州通判也不卖关子,见了她就说:“九思,你来瞧一瞧我对于灾后的一些规划,不必太担忧,能不能瞧出来都无所谓,你只需要看几眼就好,这样我也好上报朝廷时多给你揽一些功劳。”
第65章
“本官去查过了, 如今房州四处都要人手――”
“田地里杂物颇多,又是淤泥,又是大石, 还有树干,若只有百姓自己清理自家,几同开荒。只怕入冬了都不一定能做完。冬日天寒,泥土干冷, 更难以清理了。”
“本官认为, 可以日以五升,召民为役,去清理农田。九思待如何?”
陆安点头,又说:“此法惠而不费, 确实极好,只是, 还有一点学生认为不得不注意。”
房州通判:“哪一点?”
陆安缓缓道:“百姓地少而豪绅地多, 通判是想惠及百姓, 但那些豪绅家财万贯, 需要衙门来为他们出这份钱么?”
房州通判哑然失笑:“些许小钱……”
“不是钱的问题了。”
陆安默默给他算:“按照此前收集上来的计量,此次受灾约摸三十多万亩,便算三十万亩吧。而受灾百姓有三万九千零八十五人。”
――此次赈灾她事事上心, 这些数据早已烂熟于心了。
“法令规定, 赈灾时长三个月, 三个月,三万九千零八十五人, 也就只能清理三万零六百亩地。不够。”
数据明确, 条理清晰,房州通判听完陆安说的话, 当即拍板:“那就只清理百姓的农田!至于豪绅的田,他们要么自己清理,要么掏钱,我这边可以安排百姓去清理。”
“事实上,也不够,普通百姓受灾的田地约摸有六万亩,那也需要三十万人才能清理干净。咱们整个房州的青壮也才七万人。”
陆安算完后,又开始说:“但房州不只有田地要清理,还得浚渠,还得修坝,还得挖池塘……而且,若是只清理百姓的农田,不清理豪绅的农田,厚此薄彼,豪绅也定然会闹事。”
凭什么给那些泥腿子开垦田地就不收钱,给他们开垦田地就要收工钱。
难道你朝廷不把我们这些豪绅当百姓了?我们可是交了税的!
房州通判沉吟片刻,说:“九思,你给我算算,七万人清理六万亩田,需要几天。”
陆安拿了纸笔就开始算,用不了多少时间就给出了一个确切数字:“九十九天――三个多月。”
“够了。救灾本来就不能论死理,法定三个月,回头我寻知州商议,将之延长……”房州通判左思右想,只觉四个月又太紧巴了,便道:“延长到五个月吧。”
陆安拱手:“官人仁心。”
房州通判摇头:“仁心不仁心的先放到一边,只怕那些豪绅要骂我黑心了。他们骂我我也不怕,只怕他们心怀不满,故意闹事,到时候受苦的还是穷苦百姓。”
陆安想到了宋朝的一个救灾方法――损有余而补不足。
宋朝会用赐官职、免徭役这些条件,要求士人、商贾将粮食拿出来救灾。当然,不出意外,这一形式从一开始的各家自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