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幼宜想一想,他真是难伺候,索性耍赖道:“那您砍我的头算了。”
不是恃宠生娇的人哪里说?得出这种话,元朔帝淡淡应了一声:“也该如此。”
人家这样气定神闲,沈幼宜和他是吵不起来的,静静过了一会儿,才?状似不经意提起:“太子?殿下是在?为陛下选拔人才?么?”
她听说?过许多种朝廷选拔人才?的方式,但大?多不能?做到?绝对的公正,就拿新兴的科举来说?,考试的名次并不一定是交卷后才?定下的。
有的学子?甚至可以凭请托成为乡试第一,且这种风气在?贵族之间很是盛行,且值得夸耀。
毕竟能?请托成为头名的士子?本身也要有才?能?名气,父母出身大?族,否则是不能?服众的。
但偌大?江山中,官员不知几千几万,并不是所有文官都以科举及第出身为荣耀,倘若他们当真如此厉害,也就不必费心走这条路了。
元朔帝不意她会对二人谈话的事情感兴趣,含笑应了一声:“宜娘也有举荐的人么?”
她当然没有,但即便是有,倘若能?说?出些道理,元朔帝也会留心。
沈幼宜摇了摇头:“就是有一点?好奇……我好像记得小?时候听人说?过,朝中官员多以出身夸耀,互相引荐子?侄,可亲眼?见到?还是头一回。”
元朔帝微微一笑,并不反感她干政的举动?,反而温和解释道:“朕是久坐深宫的,耳目没那么灵敏,可以伸到?各处去,但总有人可以寻到?璞玉献上,这当然也是好事。”
她从前的家境至少不坏,若是贫穷人家的女儿,不会有心力想这些。
或许作为一个?君主而言,天下已算得上承平日久,但朝廷用?人的制度久经争论改革,仍然残留着士族垄断的风气。
这不像是征战残酷,能?活下的人本身就有些本领,许多子?弟也没有决心承受从小?兵一步步升迁的苦楚。
但每年朝廷对臣子?品行考校、在?各州府举行考试,都难免会漏掉一些珠玉。
或许到?了殿试这一轮还算公平公正,但长安、各州府乡试会试时,本身就会筛去许多寒门平民的子?弟,因此元朔帝并不反感亲贵举荐贤才?,他磨砺人的去处大?多不算好,真正出身钟鸣鼎食之家的孩子?受不了这份苦楚,自会露出原形,但要能?受得住,自然也是好事。
沈幼宜似懂非懂,轻轻问道:“那太子?举荐的这些人当真都很好么?”
元朔帝沉默片刻,温声道:“总有些不大?合朕心意的,但子?惠虽说?时常举荐亲族,可也留心下层将士文人,朕记得他也举荐过几个?不错的孩子?。”
太子?到?了年纪、甚至说?当他作为一个?男婴出现在?皇宫里的时候,他的周围就已经围满了想要从他身上得到?好处的人。
这些人有可能?是他的舅舅表兄,也有可能?是投机钻营的臣子?,东宫想要做成许多事情,也须得拢住一批属于自己的亲信,这里面定然也有些无能?但极得他信重?的人。
在?不酿成大?错的前提下,元朔帝也会给儿子?这些颜面,倘若他偶尔举荐错一个?人,就要被?父亲申饬责骂,那日后也不会有人敢在?天子?面前畅所欲言。
沈幼宜稍有几分吃惊,她低声道:“那殿下知道您晓得他的心思么?”
元朔帝轻描淡写道:“先帝也是这样待朕的……朕那时只当阿耶没瞧出来,反而行事还谨慎些。”
要教太子?知道父亲是默许的,哪里还会如此战战兢兢。
在?内廷他会用?金银收买父皇宠爱的嫔妃近侍,在?外也会折身下交,对自己没那么喜欢却得先帝看重?的臣子?及子?侄十分亲和,这些圆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