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女儿明白。”

……

半个时辰后,云昭与赵泽在吴参将的护送下,悄然离开了军营。

夜色浓重,星月无光,只有马蹄踏在官道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快到宣化城门时,一直沉默不语的云昭忽然勒住马,对前面的吴参将道:“吴参将,且慢,我的行李似乎有些松动。”

吴参将不疑有他,应声拨马回头。

就在他靠近的刹那,云昭眼中寒光一闪,出手如电,一记手刀精准地劈在他的后颈之上。吴参将闷哼一声,甚至来不及惊讶,便软软地从马背上栽倒下去。

赵泽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几乎失声:“阿昭!你……你这是做什么?!”

云昭利落地下马,将昏迷的吴参将拖到路旁的草丛中隐蔽好,动作干脆利落。

她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尘,望向宣化城内零星的火光,嘴角勾起一抹复杂而决绝的弧度:“回去?既然都来了,咱们怎么可以再回去?不是有许多民间组织,也在抵抗瓦剌,我们可以加入其中啊。赵泽,你该不是怂包了,想回去?”

夜色中,她的眼眸亮得惊人,仿佛蕴藏着无尽的勇气与即将掀起的波澜。

赵泽郁闷:“我要是怕,又怎么会来?不过,你知道那些组织在哪里?

“阿昭,你等等我,你走那么快作甚?”

第125章 这里还有熟人?

的确,在瓦剌铁蹄蹂躏的阴影下,宣化左近的山野乡间,仍顽强地活跃着几支自发的农民义军。

他们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和保卫家园的决绝之心,隐匿于山林沟壑、废弃村落乃至隐秘的地道之中,伺机抵抗,护佑着逃难的亲眷乡邻。

云昭与赵泽离开军营后,并未远遁,反而凭借机敏,很快便寻到了其中一支以王大兴为首的义军。他们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立刻投身其中。

然而,现实的残酷远超想象。这支义军装备极其简陋,许多人手中仅有削尖的木棍、柴刀乃至农具,缺乏甲胄,更无像样的制式兵器。

当二十余名凶神恶煞的瓦剌骑兵再次闯入他们藏身的区域,意图烧杀抢掠时,一场力量悬殊的屠杀似乎已不可避免。通知远处的官军根本来不及!

千钧一发之际,正是云昭与赵泽挺身而出。两人一攻一守,配合默契,云昭剑法灵动精准,专攻瓦剌兵要害,赵泽则勇猛沉稳,力抗数敌。

在他们的带领下,原本惊慌的义军也爆发出惊人的勇气。

最终,这场本该是灭顶之灾的战斗,竟奇迹般地以极小代价换取了胜利。义军仅牺牲两人,伤五人,却杀伤瓦剌兵十余人,毙敌七八名,并缴获了宝贵的兵刃、战马以及骑兵随身携带的肉干和烈酒。

对于这支常年挣扎在生死线上的队伍而言,这无疑是前所未有的大获全胜!

在蜿蜒曲折、阴暗潮湿的地下通道深处,云昭与赵泽见到了被义军拼死保护下来的老弱妇孺。

从首领王大兴口中,他们得知在城东还有另一支约四十人的义军队伍在活动。

云昭心思立刻活络起来,提出建议:“如今瓦剌势大,我们力量分散,极易被各个击破。不如将两支队伍合并起来,凑足百人,便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届时,我再设法……联系可靠之人,筹措些武器粮草,助大家熬过这个冬天。待到明年开春,局势稳定,我们便可重建家园,耕种田地,日子总会越来越好!”

此一战后,云昭的胆识与赵泽的勇武已深深折服了众人。她当机立断,让赵泽留守主持大局,与王大兴等人详细商议合并事宜,自己则决定连夜前往城东,联络那支义军。

赵泽眼中闪烁着兴奋与希望的光芒,仿佛看到了未来的无限可能,他干劲十足地问:“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