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往宣化总督军务,抗击瓦剌!”
他旋即又看向户部官员,语速加快,命令如连珠炮般发出:“户部立即着手,征集粮草军饷,务必充足!由兵部尚书白齐亲自押送,即刻运往宣化!宣化本有守军十万,再从京营速调十万精锐,驰援宣化!务必将来犯之瓦剌贼寇,阻于国门之外,绝不令其一兵一卒踏入我大邺疆土!”
“臣等遵旨!”众臣领命,深知军情如火,纷纷躬身退下,疾步出殿安排事宜。
方才还人声鼎沸的大殿,转瞬间变得空旷寂静。萧烬疲惫地靠向椅背,用力捏了捏紧蹙的眉心,端起手边的茶盏饮了一口,冰凉的茶水让他混沌的头脑稍稍清醒。
已是秋日,殿外有落叶飘零。他忽然想起,云昭当年初入宫廷,成为奉茶宫女的第一天,为他奉上的那盏温热的安神茶。那时的她,眼神清澈,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惶恐,却又有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
武灵玉悄步上前,将批阅好的手札整理妥当,轻声道:“陛下,若无其他吩咐,臣先行告退。”
萧烬从回忆中抽离,沉默片刻,忽然道:“派人将延英殿的偏殿……好好打扫一番,一应物件,皆按旧例摆放。”
武灵玉微微一怔,随即垂首应道:“是,臣遵旨。”
萧烬顿了顿,又补充道:“还有,云香楼若是已修缮完毕,便择日重新开张。去寻那位原来的掌柜,请他回来继续经营。此外……翊坤宫也每日派人仔细洒扫,不得怠慢。”
武灵玉心中了然,陛下这是仍未放下离宫已久的云昭。她恭敬应道:“臣,这就派人去办。”
第119章 在金州有人了
金州的秋日,天高云阔,风物疏朗。
湛蓝的天幕上丝絮般的云彩悠然飘过,空气里浸满了草木干燥清冽的香气,令人心旷神怡。
辽阔的马场上,云昭一身利落的骑装,青丝高束,正带着年幼的弟弟云奉,与父亲云崇安并辔驰骋。
马蹄踏过微黄的草甸,溅起细碎的泥土,惊起不远处成群的牛羊。
欢声笑语随风飘散,将这秋日的午后点缀得格外生动。
然而,这份难得的惬意与安宁,却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骤然打破。
一名风尘仆仆的传令官疾驰而至,勒马停驻,高举明黄卷轴,声音洪亮而急促:“圣旨到云崇安接旨!”
云崇安神色一凛,立刻翻身下马,撩袍跪地。云昭与云奉也紧随其后,安静地跪在父亲身后。
“瓦剌犯境,北疆告急!特旨,着令云崇安即刻启程,前往宣化总督军务,抗击外虏!援军与粮草已自京畿发出,火速驰援。钦此!”
“臣,云崇安,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云崇安双手接过那沉甸甸的圣旨,声音沉稳有力。
传令官略一拱手:“军情紧急,还请国公爷速速动身,卑职还需赶往下一处传令,告辞!”说罢,再次策马,绝尘而去。
待那马蹄声远去,云昭才扶着父亲起身,眉头紧紧蹙起:“阿父,今日便要动身吗?”
云崇安凝视着圣旨,目光沉毅,点了点头:“圣意已决,军情如火,刻不容缓。阿昭,你在家要好生照顾你母亲和弟弟。放心,阿父定会凯旋归来!”
云昭闻言,下意识地扫了一眼身旁好奇张望的弟弟,转而看向父亲,语气坚定:“瓦剌人凶残狡诈,骑兵战力极强。女儿……也想随父同往宣化,助您一臂之力!”
“胡闹!”云崇安想也未想便断然拒绝,“战场之上刀剑无眼,岂是儿戏!你一个女儿家,怎能去那等险恶之地?”他话锋一转,语气缓和下来,带着为人父的关切,“爹爹瞧着,那金州知州家的二公子赵泽,人品敦厚,文武双全,对你又是一片真心。你不如就应了这门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