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光下,大虎脸色发红,不知羞的,着。
李叔点点头,“娘得有理,要没萧家,咱也不能搬县城,得知道感恩。”
本萧家帮一把,钱硬塞去的,如今看萧家赚钱了,又把钱收回,没么办事儿的。
“钱能慢慢赚,对人家好,人家也对好,我县城人生地不熟,也跟萧家走得近的。不给分成,情分也断了。”李叔叹了口气,道,“眼光放远点儿,别老着能做出去卖赚钱的本事,要没方子,啥都没有。”
于婶儿瞧见大虎低着头,“要有更好的法子赚钱,甭管赚多少,都不会给萧家。个不行,二成我都嫌少。家里的事轮不着做主,我和爹没死呢。”
于婶儿完瞪了李叔一眼,李叔讪讪一笑,原本着萧家不缺钱,少给一点也无妨,后面一觉得不对了。
本钱人家没要,自家硬塞的,现在又不给了,哪儿有么两面三刀办事的。
大虎点了点头,“……我听娘的。”
于婶儿都不信话,被弄得胃口全无。大虎吃肉,也把筷子给打了,“有脸吃肉呢。”
吃饭于婶儿嘱咐桃花,“方子谁问都不能。”
桃花懵懂地点点头,“娘,我谁都不。”
经回于婶儿得更多了,因为搬县城,家里有个小摊子生意不错,些日子的确有人打听大虎。
大虎心眼不少,得选个老实本分善良的媳妇。若选个争强好胜心眼小的,那可娶回个搅家精。
于婶儿今儿气得不轻,第二天把分成给拿去了。
两家没签文书,于婶儿也没做生意,反正啥时候有空啥时候送钱,笑着道:“回比上回多点,我家多亏了,我都不知啥好了。”
孙氏为高兴,“那能干肯干,回赚钱了,也能给大虎个媳妇,等会儿,我给拿点豆糕。”
孙氏给于婶儿拿了两斤豆糕,五芳斋给送的。五芳斋现在生意不错,可偶尔也有卖不完的时候,剩的豆糕第二天不会再卖,徐管事管着铺子,偶尔给边送。
于婶儿一愣,分成总共才二两银子,再拿两斤豆糕,哪儿意得去。“不用不用,给秋然吃。”
孙氏塞于婶儿怀里,道:“家里有,拿回去给孩子吃。”
于婶儿那个不成器的,不给分成,一心里羞愧,奈何孙氏诚心给,也只能把点心带回去。
回家之后大虎看,于婶儿瞪了一眼,“孙大娘给的,不许吃。”
*
孙氏拿着荷包进屋,把银子给林秋然,“于婶儿了,送分成。”
林秋然掂了掂,里面有二两银子,正好家里手头紧,多二两银子都能解燃眉之急了。
现在哪儿哪儿都要花钱,添置锅碗瓢盆花了一两五钱,再有试菜、调料香料、别的乱七八糟的东西,样样都得用钱。
去了趟官府办做生意的文书,文书不必花钱,但林秋然打点了一番,以后做生意方便,些日子赚的钱快花了进去。
上现在二两,家里有三两五钱,有急事儿用得着,日子不用那么紧巴。
林秋然笑着道:“也正好,缺。”
家里的十六开业,两日林秋然去铺子试菜做菜,熟悉那边的锅灶,婉娘也去帮忙了。
有孩子,现在孩子太小得喂奶离不开人,所以娘带着孩子,在旁边屋子看孩子。
原本林秋然初担心婉娘会一直顾着孩子,总神,但好,只有徐大娘叫婉娘时,婉娘才会去。
几日功夫,婉娘知道要做的几样菜该备菜了,炒土豆丝切了丝后泡上,得切点胡萝卜丝。
水煮肉片的肉片要逆着纹路切,用刀背拍几下蘸少许生粉,刚开始做不熟悉,婉娘做得慢,但胜在做事认真,一丝不苟,做得好,不用林秋然再返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