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着鱼便宜,能照顾所有客人,但现在摊子有贵的,也有便宜的。

冬日收拾鱼也冷,等合适的菜再加上,不了。

孙氏点点头,“行,有天气不好的时候呢,下差不多三天换一次菜。”

林秋然道:“那让爹去一声。”

跟鱼摊老板,拿得多给便宜,现在不要鱼了,肯定得一声。豆腐的按正常价买的,以后也不用了。

两家特意问了问咋回事,毕竟也大主顾。得知天冷不好做,没多,只道:“以后用得我儿买,价钱给便宜。”

天气不仅影响萧家的生意,也影响别人家的。

林秋然庆幸换了羊肉,日后再做席面,也可以问问要不要加道菜,但好些日子没接席面了。

等下午,赵实萧家,拉了一车货物。车上都有,赵实道:“林娘子先挑,挑完我再卖给别人。”

便宜的豇豆干林秋然要了,有土豆腊货腌菜,林秋然几乎包了半车。东西不少,萧家三间屋子,没有库房,所以大部分东西放在了孙氏和萧大石住的屋里,不然放在外头淋雨容易坏,也怕被老鼠吃了。

总共花了四两银子,买完些,林秋然不打再买了,打先攒钱。

初二给赵家做的席面,但上个月月初定出去的。后面除却去徐家做菜,黄娘子家没做成,好久没接席面了。并非没有办事儿的,搬的一个月,边巷子成亲的有三家,白事两家,像满月周岁,不会敲锣打鼓,林秋然也不知。

只附近的,其地方林秋然不知道呢。也只能安慰,自家做肯定更省钱的,不所有人都有钱请别人做席面。

好在每日都赚钱,只不现在家里的存钱一半都换成了货物,徐管事那边也一直没有消息,让林秋然心里发慌。

徐家那边问一次,徐管事没消息,林秋然去杂货铺子看了看,有几家摆上十三香了,不罐子小小的,大小和的烧烤调料罐有点像,白瓷罐子,么一小罐要二钱银子。

看着便宜了,但林秋然卖给陈仓的,能顶得上四罐。那个,林秋然卖五钱,跟徐远珩一比,都不能做生意。

卖得好坏不知道,但只要去,杂货铺最显眼的位置摆着些。问不林秋然也不再追问,安生的日子。

下午林秋然睡了一会儿,睡醒之后处理明日要用的菜,泡豇豆干,洗土豆,酿米酒,明日能直接用的。

做完些,林秋然看天色有些暗了,天冷之后白日也短了。孙氏去烧晚饭,萧大石把门插上,各家各户都飘了炊烟,日落息,一日也完了。

九月份少雨,一直月中,只下一场雨。

只有天没出摊,其日子生意都不错。

从赵大娘包子摊旁边搬走后,萧家摊子周围的人都和善,卖豆糕的小娘子人不错,有卖烧饼小哥人也不错,总会帮忙。

孙氏常和林秋然,林秋然会让孙氏给拿些素菜馒头,也不要钱,总会换回几块豆糕烧饼。

时间长了也熟了,卖豆糕的小娘子姓沈,单名一个榆字,卖烧饼的姓董,叫不知道,但总听沈榆喊董大哥。俩人关系不错,都未成亲,看着好像有那个意思。

都心肠好的人,也不会一直盯着萧家生意。孙氏没和林秋然,赵大娘总摊子儿看,看家卖多少。

总之搬走后自在多了。

自从和烧饼摊换了,赵大娘的包子摊生意一直不咋好,包子东西价钱不贵,光条街上有三家卖包子的。味道有差别,可人便宜的东西要求不高,能吃能填饱肚子行无外乎远点近点。

愿意顺手买,如今董小哥都会吆喝,“客官买烧饼吧,看看刚烤出的,多脆呀。泡羊肉里泡肉汤里都好吃,一块儿两文钱,里面也有肉馅儿!尝尝刚烤出的烧饼!”

没等去赵大娘那边,买了烧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