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铺老板出来招呼道:“客官是要买书吗?”

李御颔首,信步走到架前,拿起一本江南杂记随手翻阅。

在东宫的师傅眼里,这些皆不是正统之书,他平日看得也并不多。

如今却觉得,字字皆是情趣,页页皆是绫枝的影子。

李御回到宅中书斋,拿起方才买下的书随意翻看着,他其实并未有特定的词句想看。

买下这几本书,闲了就翻看,也不过是为了在绫枝养山茶时,他能说出莫用井水之语。

这一闪而过,却无比清晰的念头惊到了李御。

他皱皱眉心。

这小姑娘无疑是有趣味的,但即便收了她,入东宫后也只是侍妾侧妃罢了。

他绝不允自己如父皇般,做出宠妾灭妻的荒唐事。

李御定定神,将书随手放在了下层抽屉中。

如今最棘手之事,还是这波云诡秘的江南官场。

虽人赃并获,但这只是第一步,最难的还是要将这些人盘根错节的关系摸清楚,如同修剪树杈般,哪个要除去,哪个必须保留,又要在何处安插属于自己的势力。

这些皆是牵一发动全身之事。

待陆郁来了,还是要好好商与一番。

李御铺纸,在给陆郁的信中大致交代了一番,写到最后,他侧眸掠过书案上的茶花,顿了顿还是写道:“阿郁,此番杭州之行,孤偶遇一女子,其人如一阙小词,细品之下甚有江南趣味。”李御在烛火下,心情甚是愉悦的提笔写道:“阿郁至,可与孤二三人同游太湖,而后北上。”

作者有话说:

男主:我遇到了一个神仙女子巴拉巴拉……

第16章 寻人

船行碧波上,姑苏两岸的白墙青瓦隐于树影之中,若隐若现。

甲板上,一名少年负手而立,他似是站了许久,凝眸望着两岸乍看并无差异的江南民居,任由江风将他的袍摆吹拂。

他身量挺拔若松,眉眼又清冷出尘,这从姑苏去钱塘的船上本还有旁的两户人家,甲板上也有几个人,可渐渐地,便如同有无言的压人气场般,众人皆不敢靠近喧闹,唯恐惊了这谪仙般的公子。

另一侧有两个十几岁的姑娘正探头探脑,悄悄偷看。

只是这公子虽俊美,却如高处不胜寒的星月般,她们踌躇半晌,也没好搭话。

身后响起了几声熟悉的咳嗽,陆郁动了动眉眼,恰看到陆夫人从船舱中走来:“郁儿,春寒未过,你怎么站在这甲板上吹风啊?”

陆夫人身形瘦削,穿着件香色的对襟小袄,织锦斗篷从肩上滑了下去,她用手艰难笼着。

“母亲,孩儿无事。”陆郁忙搀扶住从船舱中走出来的母亲,替她整理好斗篷:“您身子不好,还是早些进舱吧,若着了凉,便是儿子的罪过了。”

“一到姑苏你就站在外头吹风,我坐在里面看不见你,也心神不安的。”陆夫人掠了眼两岸之景道:“还不如陪你在甲板上说说话。”

陆郁不愿违逆母亲的意思,便只默然的点了点头。

陆夫人看着岸边的景色,状若无意的笑道:“这景色倒是和十年前我们离开时别无二致,那时我们住山塘,西厢窗后便是这条河,说不得,岸上还有我们那时的故居呢。”

她说得无意,听在陆郁心中却是一痛,脑海深处,那娇娇软软的声音隔着岁月清晰响起:“郁哥哥,你说了要带我去河里坐小舟捕河蟹吃的,不许赖账!”

陆郁静静凝望河面:“母亲记得清楚,这一带的确是我们曾经的居所。”

他在船上伫立了一个时辰,也不过是想再看一眼和她比邻而居时的昔年旧屋。

“你从小就是个念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