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姑打水回来,看到杨氏垂头目不转睛的盯着手中之物。待她走近看清,瞬间大骇,忙不迭的放下盆子转身关好木门。
“咯吱”一声,老旧木门的声响打断杨氏的沉思。
她抬眸,看到红姑慌张近身,压低声音道:“小姐,若叫旁人看了去,这可怎的是好。”
杨氏将黑发放到掌心,淡淡道:“瞧见便瞧见,外人又怎知晓这是何物。”
红姑的一声叹息漏出,“小姐不为自己着想,也该为少爷考虑啊。”
杨氏垂眸盯着那黑发,眼眸闪了闪,喃喃道:“红姑,最近我一直在想,要不要将这事告知湛儿,我实不愿他一直这样”
话音未落,红姑面露惊色的打断了她,“小姐,万万不可啊。”
她原非莽撞之人,只是此番被杨氏的话惊骇到,再顾不得其他。
杨氏见她这般样,扯着嘴角苦笑了下。她将黑发藏回锦囊内,扯紧袋口,交到红姑手上,“明日交给静圆师父,他知道该怎么做。我能做的也只能这样了,至于湛儿”
她随手拿起桌上的一串佛珠,捏在指尖,再抬眸,定定的看红姑:“你且放宽心,时机未到我不会与他说。”
红姑这才将吊着的心放回腹内,可就在这时,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笃笃笃”,惊起了红姑一身汗,伴随着肖湛懒懒的声音:“娘,开一下门。”
两人相视一眼,红姑眼里的担忧几近呼之欲出,倒是杨氏显得镇定自若,她淡淡的冲门外说:“进来吧。”
肖湛推门而入,视线一下子就落到红姑手里的红色锦囊上,等红姑慌不择乱的塞入怀中,肖湛将才眼神移到杨氏脸上。
他的声音里听不出任何情绪,淡淡的、却又带着清冷。
“娘有什么事需要等到时机成熟才能与我说?”
第29章 逼问
一阵死寂中, 三人谁都没开口。风吹着木门摇了摇, 撞上石墙,“啪嗒”“啪嗒”地响。
终是红姑受不住这钻心的静,走至门边,伸手关住木门。肖湛狐疑的眼神在杨氏与红姑之间逡巡, 末了,又问了一遍:“娘到底有什么事瞒着我?”
他的语气显得有些不耐烦, 许是想起前番之事。
九岁那年, 他因在外惹是生非怕被杨氏训斥, 躲进了祠堂灵位台下。小小的人儿趴在跪拜垫上, 趴着趴着便睡了过去, 直到被一阵争执声吵醒。
肖湛躲在台子下,被桌台上垂下来的一块黄布遮挡住。他的神志仍未清醒, 揉了揉眼睛, 只模模糊糊听到祖母孙氏满是怒气的话语中不断重复着他与杨氏的名字。
半睡半醒间,都是些他听不懂的话。
最后,他灰溜溜的从灵位台下蹿出。彼时, 老夫人孙氏正与肖廷枫吵的凶, 冷不防蹿出个人, 被吓了一大跳。便是这一吓,她失手撞翻了手边的白玉观音。
“哐当”一声刺耳巨响, 三人均为之一怔。等老夫人滞愣的眼神从摔得粉碎的白玉观音像上收回时,脸上的表情转了几转。
震惊、愤怒、惊恐,在脸上交相呼应。
那时候的肖湛不明白, 那个和蔼可亲、时时护着自己的祖母怎么会突然跟变了个人似的,凶神恶煞的瞪着自己,恨不得化身猛兽一口吞掉自己。
再往后,他甚至听闻,祖母想将他和娘亲赶出肖府。
他自是明白不了,故而默默难受了几日后,去寻了母亲杨氏,想问个究竟。可无论他怎么问,杨氏始终一言不发的坐在一旁。半晌,才缓缓开口:“等你大些就会知晓。”
一次如是,第二次亦如是,三次四次后,肖湛便不再追着问。
左右祖母也不给他好脸色,便是知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