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袍,言行肃穆,减少娱乐活动。
宴饮都不被允许,更不要说唱堂会了。
“讨债的差事太苦了,不是跟人吵架,就是看人哭闹,每天都有新状况,我心烦。”被明珠叫来问话,大阿哥一上来就诉苦,说得好像他出了多大力似的。
据明珠所知,讨债的差事一直是四阿哥领着八阿哥在做,大阿哥每天过去点个卯就走。
人各有所长,大阿哥在军营里生龙活虎,在兵部很吃得开。可到了户部,好似虎落平阳,龙困浅滩,压根儿施展不开。
于是明珠对大阿哥的要求一降再降,从好好办差,逐渐降低到老老实实待着,不给太子找麻烦。
御史弹劾的奏折,被他留中,军国大事都忙不过来,没时间看勉强说得过去。
平妃的一百天孝期刚过,宫里迎来喜事,刘佳氏生下了五阿哥的庶长子。
“快抱进来给我看看!”五阿哥从小养在慈仁宫,太后对五阿哥的关注自然比旁的阿哥多,对刘佳氏这一胎也格外重视。
五阿哥彼时还未成亲,依着太后的意思,等嫡福晋进门一年之后,再停妾室们的避子汤,允许生育。
可宜妃等不得,拿了太子有庶长子说事,硬是停了妾室们的汤药,五阿哥屋里很快传来好消息。
五阿哥虽然在太后身边长大,可太后毕竟只是祖母,不是他的亲额娘。宜妃都不怕以后嫡福晋进门家宅不宁,太后也便丢开手不管了。
宜妃极会做人,生怕太后心里不舒服,孩子才生出来便叫人包了送去慈仁宫给太后瞧。
太后瞧着喜欢,特意叫了石静来,将孩子递给她:“人常说阿哥是手拉着手一起来的,你抱抱这孩子,沾沾喜气。”
话里话外都是催生的意思。
石静接过孩子,抱了一会儿,便将孩子还给乳母,对太后说:“才出生的孩子离不开额娘,还是把他抱回刘佳氏身边吧。”
太后欢喜归欢喜,还是更心疼孩子,对宜妃的做法流露出一丝不满:“这么小的孩子就抱出来见风,实在不妥。若是病了,叫我这心里怎么过得去。”
从前皇上说宜妃心眼儿小,急功近利,她还觉得有些言过其实,如今看来贴切得很。
等到办洗三礼时候,太后笑呵呵说让石静主持,当着四妃的面夸她深谙宫规,熟知旧例,办事妥帖。
就差把平妃丧仪的例子举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