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众生,而是文风突变,晚年之作竟然是一部荒诞小说。

只有十万字,内容却极为丰富。描写主角过失杀人后不知悔改,一路逃亡流浪,赤脚走过三十多个国家,身带罪孽却受到众多人的欢迎与崇拜,最后留了一个开放式结局。

许多人争议的点在于,主角到底是故意杀人还是过失杀人,为什么钱南要以这样的人物视角作为主线。

两年前,叶颂明看了这本书,就在所有人都批判钱南时,他发表出一篇和别人意见完全不同的文章。

他觉得,这位作家在晚年时期竟然脱掉懦弱的外套,换上勇气的新衣。很明显,几十年前就想写的文章现在才发表,冒着晚节不保的风险敢于表达真实的自己,这种精神的蜕变才是我们所期待的。

人们见惯了阳光的一面,冷不防瞥到黑暗的一角,难以接受也是正常的反应。

这篇文章一经发表,叶颂明陪着钱南一起挨骂,被批判三观不正,也正因如此,他在业内的名声竟然莫名其妙的提高了。

这件事过去没多久,叶颂明收到一封远道而来的信,信封洁白无瑕,信纸上面印着几行F语。

从此以后,他和钱南成了素未谋面的笔友,每月中旬左右互相通信。

现在被告知,这很有可能是他们最后一次通信。

钱南年事已高,早就听说身体不太好,从这封信的字迹就能看出,行字间隔不一,落笔轻重不稳,显然生命在煎熬地颤动,强忍着弥留之际的剧痛,写的时候一定很痛苦。

叶颂明将读完的信纸放到一边,抬头看眼窗外,发现天已经黑了。他点亮一盏夜灯,从抽屉里拿出干净的信纸,执起钢笔,怔怔地看着自己的手,迟迟写不出一个字。

他就这么出神的保持一个姿势坐了许久,直到书房的门被人轻轻敲响,他的思绪才有所回归。

“韩姐,我不需要咖啡,谢谢。”他以为是第三次想送饮品的韩姐,低头理了理衣服,没打算让人进来。

门外的人没有离开,犹豫几秒,推开书房的门走了进来。

叶颂明闻声抬眸,下意识眯起眼眸,只瞧见一道模糊的黑影,看不清人脸。

“怎么不开灯?”话落,一只修长白皙的手摸向墙壁。

随后整个书房通亮。

周予琛站在那里,头发湿漉漉的,身上披着一件墨蓝色浴袍,赤着双足,没穿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