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子给当 了……”
即便过 了快一年 ,可在她心里,阿姐还是那个“败家”的 阿姐。
……
初八,是佛陀诞生日,汴京人常把这日称为浴佛节,许是因为要用清水沐浴佛像。
不少汴京人皆到附近佛寺祈福,祈求往后顺风顺水。
陆琼也决定歇业一日,到相国寺走一遭。而陆萱对“沐浴佛像”一事不感 兴趣,便早早拉着魏盼跑走了。
寺内供奉有一尊太子像,立在池子中 ,边上挂有长木勺,陆琼也学着僧人把水浇在太子像上。
等她走到主寺最大的 佛像前,便瞬间落泪,莫名升出 一股委屈的 情绪。
住持也在身边,朝她行礼,微笑着:“佛前落泪,即是有缘。”
也不管陆琼作何 反应,他说完这句便离开,朝别 的 僧人走去,像是临时走来,只为说这句话。
陆琼抹完泪,心里也嘀咕着,难不成她以后还会出 家不成?
想 也知道是不可能 。
不过 她的 心也平静下来,就连要祈祷何 事也忘了。倒是对寺内的 斋饭感 兴趣,便想 着趁现在人少,赶紧去尝一尝。
谁知她一转身,就见谢洵站在不远处,隔着行人与她对视上,还笑着。
他是陪家人来的 ,闲来无事便到处转,正好就碰上了。
陆琼提出 邀约:“谢郎若是无趣,不妨跟我去尝相国寺的 斋饭?”
谢洵也不负期待,笑着点头 :“那便与陆娘子一同前去。”
僧人在院外放生、义诊,把人都引走了,斋堂倒是没什么人,陆琼也乐得清静。
佛寺常见的 斋饭便是乌米饭、罗汉斋、素烧饼、素灌汤包子,而相国寺作为皇家寺院,还有菊花豆腐、莲花豆腐羹、苏东坡肉等吃食。
陆琼每见一道菜,便忍不住分析一番:“乌米饭,用南烛叶染米,传闻可以延年 祛病。”
谢洵便点头 ,或是笑着,时而还会提出 疑问。
给足情绪价值,陆琼也觉得此行聊得很投合。
谢洵也提起别 处的 寺庙:“我曾到过 杭州的 灵隐寺,同是素菜,却有大不同,本寺重于仿荤,而他寺轻油盐。”
在他提到灵隐寺时,陆琼也愣住,她前世便常去那儿 逛。
谢洵不解她为何 沉默,也紧张起来:“可是有不对之处?”
陆琼摇头 ,可知道离开相国寺,也没能 解释,也无法说清。
她只是有些惦记尝过 的 罗汉面了。
第69章 新铺子
从 相国寺回来后,陆琼便想循着记忆做一道罗汉面。
陆萱跟魏盼一人拎一个 小竹篮,从 后巷噔噔跑进来,喘着气:“这些都 洗好了……”
竹篮里的香菇、萝卜、春笋皆沾了水,陆琼便笑着点头,叫她们摆到灶台上。
而杨姐儿 是揉面的老手,自 是在一旁打 下手,面和好,醒面,抻长条,对 折,再 拉长,这细面跟龙须面的做法相似。
不一样的是配菜,罗汉面全是素的,豆腐碎、胡萝卜丝、春笋、玉蕈。其中春笋等食材是作为浇头,汤底则是玉蕈高汤。
锅里水正沸,咕嘟咕嘟翻小泡,听着沉闷,陆琼便把切好的香菇放入清水里,汤汁是鲜甜透亮的。
杨姐儿 在另一锅煮面,面熟后过凉水,沥干,盛到碗中备好,借机瞅一眼:“这汤色着实好看,就是看着味道太寡淡了。”
本还想说有些没食欲,临到嘴边又换了个 说法。
陆琼搅拌着锅里的高汤,随后撒一撮盐:“放了浇头就不淡了。”
随后换锅,热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