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撑在门边上,一时有些哭笑不得:“够用的,金娘就不必操心了。”
“真不用?”
见 她不信,陆琼便连着解释好几回,金娘这才肯信,只 是离开时还 要一步三回头。
她目送着金娘离开,单薄的身子 走在巷子 中,直到连影子 也见 不着。
其 实陆琼跟金娘认识才没几月,没想到金娘却愿意拿出 全部“身家”来帮她,虽然不能 真的帮上忙,却还 是觉得真好。
见 天上的云雾散去,露出 圆月,明日定是晴天。
陆琼醒来那会儿太阳已经出 来,着急忙慌把鞋穿好,套上橘红的短衫,顺手就把木柜里的陶瓮抱在怀里。
家里的糖一用完,她便会把留下的空罐子 带到陆记去,毕竟店里要用的地方多得很 ,反正店铺后门处就是空地,打的木架也不小,刚好适合拿来存放物件。
不过怎么有些沉呢?
她低头看了一眼,没觉得有何不对,带着疑惑:“是没吃饭饿的?”
不过也没想这么多,毕竟时间紧。到了陆记才弄清,原是陆萱把金娘给的糯米装进去了。
杨姐儿本想用来盛猪油,揭开罐口便看见 满满的米,有些不知所措:“小娘子 ,这里面怎么都是江米?”
陆琼坐在长柜前,用竹刀割捆油纸的草绳,听到“江米”二 字,便隔着矮墙看到了快溢出 来的江米。
陆萱也赶来,拍了拍头:“我 昨晚把江米放陶瓮里了,忘了说。”
也不是大事,陆琼便叫杨姐儿把米都洗洗,泡水里。
先 前在龙津桥摆摊的竹筒子 都还 留着,不知何时拿到陆记了,这下正好做几个竹筒饭。
陆萱还 生 着她阿姐的气,却不会跟吃的过不去,主动把竹筒子 拿到后门去,放盐水里浸,再过水、沥水、晾干。
常吃汤饼的粗眉食客早早来了,跟陆琼打声招呼:“陆掌柜,来碗鸡丝面,面条要多摔几回,才有嚼劲。”
陆琼笑着诶一声,便继续切胡萝卜丝。
这位食客之前帮着搬了长柜,上回水缸漏水,他还 帮忙把面粉搬到外边,就是身形大,面相看着凶了些,心地却很 好。
起初所有人都怕他,后来时间久了,便也能 聊起来。
粗眉食客叫上一壶酒,拔开酒塞子 ,酒香钻进鼻尖,不烈,是清甜的米酒,半壶下肚,鸡丝面也呈上来。
粗细均匀的面皮盘在碗里,鸡肉丝堆在上边,汤汁淡黄油亮,散发出 浓郁的鸡汤味。粗眉把筷子 抵在碗边对齐,夹起一长条,没几下便吃完,实在是不够吃。
洗净的竹筒子 已晾干,陆萱都收到竹筐里,拎回屋去。
眼尖的食客见 了,脸上的两条毛虫便扬起来:“这些竹筒是用来做什么?”
“做竹筒饭,”陆琼把腊肉切成片,很 快便闻到咸香,“腊肉、江米、豆子 ,一块下锅煎,炒出 香味了再放进竹筒里,放火里烤,又咸又香,还 有竹子 味,也不腻。”
粗眉听了便咽口水,眼巴巴地望着她手下的腊肉,刚吃的鸡丝面又饿了:“你 这要做多久?”
“还 要一个时辰,江米得泡水!”
他瞧着有些落寞:“那给我 留两份,我 晌午再来取。”
陆琼笑着打趣他:“另一份是给谁带的?”
粗眉难得扭捏起来,挠了挠头:“只 是吃得多大,方才一碗还 没管饱……”
陆琼噗呲一声,这可真是他少见 的一面,笑完又从蒸笼里挑了四块糕点,抽出 压在陶瓮下的油纸,叠起来包好,再捆上草绳。
“这些就拿去吃,下回定给你 多加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