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0(3 / 16)

不过陆琼想着已经到这一步,再多做几步也无妨,干脆把诗会要用冰雪冷元子做出来,也免得明日无从下手。

元子就 是各种小汤圆,用糯米粉加上各种馅料搓成 小圆子便可。

刚愁没有 现成 的馅料用,杨姐儿就 把早上蒸好绿豆泥拿出来:“今日不小心洗多了豆子,还有 些没用上。”

陆琼笑着把盘子接过来:“正好,用来做绿豆馅的圆子,再去盛一碗糯米面来。”

灶台上的架子放着齐全的调料,陶瓮里的糖还有 大半,陆琼直接倒了小半碗到绿豆泥里,洗净的手搅拌成 团,硌手的糖粒也融进 豆泥里。

撒上一碗糯米粉,面团的颜色就 变淡,不过并不影响口感。

和好面后,杨姐儿也跟着一起搓成 小圆子。很快一粒粒雪白的糯米圆子都挨个放在板上。

陆萱见还剩一小块面团,主动去开火,把锅里不用的水倒掉,水流顺着挖好的小沟流到外边。

趁着下边的火烧起来,她 就 重新 把凉水倒入锅中。

陆萱怕火不够旺,还拼命塞稻草、干柴,小脸被火烤出汗来,还不肯离开一步。

眼睛也一动不动,火光倒影在瞳孔中,心里祈祷着水快些沸腾。

许是上天听到她 的祈祷,水渐渐开了,发出沉闷的咕噜声。

“阿姐!水开了!可以下圆子了。”

说完就 迈着步子噔噔噔跑到她 们身边,把圆子都捧在手里,倒进 水里。

小圆子都被烫得翻滚着,上下浮沉,水面也不断冒着泡。

不知是被这圆子逗乐了,还是被陆萱这急切的模样都笑了,总之陆琼笑得挤出泪花。

平日“沉稳”的杨姐儿也先她 一步抢过长木匕,不断在锅中搅拌着圆子,防止它们粘在锅底。

小圆子刚浮起来,就 被捞起来,还要过一回凉水,这样才会弹牙,口感更好。

先前的冰也有 些化了,更容易敲碎,陆琼尽力把它们敲成 冰沙样,全放在碗中。

一勺圆子、一勺冰,加上一小碗水,拌在一起就 是冰雪冷元子。

泛着绿豆的淡黄色,小圆子入口弹牙,还有 丝丝凉意浸入心脾,带走夏日的燥热。

第26章 荷花池

诗会定在 巳时 开始,也就是早食过后,所以陆琼她们 天还没亮便 忙活起来。

屡屡炊烟从陆记的屋顶升起,倒水、揭盖、炸油声此起彼伏,屋内一隅还点了几 盏灯,在 墙上映着几 人做事的身影。

灶房开了两口锅,分别煮着杨梅渴水、木瓜渴水,无需炖多久便 都化开。陆琼揭开锅,倒入小半碗冰糖,用长木匕搅拌几 回 ,空气中便 散发着甜蜜的气味,很香甜!

毕竟今儿选的是番木瓜,果皮偏橙黄,比起偏青的木瓜,这种木瓜的果肉更软更绵,即便 生吃也不会觉得硬。

渴水还呼呼冒着热气,陆琼把它们 一勺勺盛进 器皿里,拖到墙角放好,等走时 再把冰块放进 去:“这也能蒸糕点了。”

杨姐儿应声好,就把第一批捏好的广寒糕放在 甑上,架在 锅后顺手掩上木盖,等下一批捏完就放到旁边新起的灶上。

陆萱挨着灶台坐,双膝合作一拢,低头 凑近灶口,时 间一长脸上便 被火烤得通红,手里的蒲扇也跟着一扇一扇。

陆琼好容易才歇一会儿,却见金娘还在 搓圆子,粗略估计只有百来个,份量远远不够,便 重 新取出一些糯米面,打算再和多些面团。

她本来还担心金娘起得早会不习惯,却没想刚到金娘家,就见人家披好褂子等她来了,没多寒暄又摸着黑急匆匆赶到陆记。

金娘把新和的面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