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9 / 37)

雁归离 藏于山海 102318 字 2天前

日光正好,她起身,风信好热水洗漱,还特意嘱咐今日膳食要清淡,一律滋补之物都不得上桌。

风信不解,昨夜动静闹得大,在隔院的她隐约听见碰撞的声音,想来是白日安排的大补膳食起了效用,闹腾到后半夜。

可那是棋子落地,陆听晚捡棋时碰到桌椅的动静,还有她悔棋不认的歪曲之言。

又见陆听晚说不许大补之物上桌的态度坚定恳切,风信不敢再问,只当是她受不住折腾,要收敛了。

日中程羡之回来雁声堂用膳,餐食果然换了,他唇角藏笑,把陆听晚的神色装在眼里,状若不知。

用过膳没待多久,又回书房处理公务,后半日去了六部。

接连十日,每日中和日暮前,程羡之都会赶着时辰回来用膳,用完膳也不多留,要不出府,又或是在书房待到子时方回雁声堂休息。

寒舟领着六部要员入府商谈政事便留在书房,若只是处理公文,就在雁声堂批阅。

偶尔程羡之会拎回几道未央楼里精致的点心,陆听晚拿着点心细尝,就一盏热茶,手里翻阅书籍。屋内寂静,隔着暖热,灯芯长了,烛影摇的厉害。

直到亥时,陆听晚打了哈欠,才察窗外的夜深了。

抬头时,那书案的人还在处理公文,她也没去扰,自顾上榻先行歇息。

子时书案的烛火吹灭,他动作很轻,上榻时陆听晚侧身对着外边,整张脸在昏暗里闯入程羡之视线,呼吸匀称,睡熟了。

在雁声堂住的这段日子,还是他第一回侧躺,隔着黑夜,看见浓密的睫羽,随着呼吸微颤。这般近距离,只是端详已然不足以满足,他鬼使神差地抬手去触碰鼻梁,碎发遮住清秀的眉眼,他想撩开能看清楚一些。

发尖惹得她发痒,陆听晚面颊往褥枕里蹭,程羡之收回手,面容带着不甘,最终放手。

半月之期将至,陆听晚回宫的日子快到了,程羡之刚入雁声堂,手里拎着食盒。风信备好菜,她夹了块笋尖放入他碗里。

“后日我回宫,”陆听晚说,“不过答应你的回府过年不会食言。”

“嗯。”程羡之吃了那块笋尖,“我送你。”

见他兴致不高,陆听晚不知他怎么了,也不多问,静静吃自己的。

用完膳后,陆听晚还没放碗筷,程羡之道:“姜海义启程回朝了,锦华宫也有事务安排,你的事要紧。”

“山海关的信传回来了?”陆听晚放碗筷严肃问。

“今日朝上呈的折子,已经启程三日,冬日官道行军难,回到京都也要半月余。”

她点了点头,没再继续谈,不知程羡之接下来要如何,是主动出击还是见招拆招,在雁声堂住了半月,与他朝夕相处,谈论朝政,偶尔也会聊及几句生活琐事,虽大部分时间都是她在一旁碎念,程羡之虽话少,却都细心听着。

第124章 冬猎

陆听晚回宫那日,程羡之相送,马车驶离街道,她点着精致的妆容,朱唇亮眼,程羡之目光打量起她,想说的话最终成了一句,“口脂好看。”

她不指望程羡之能分辨出口脂的颜色有何不同,“这种波斯进贡的,太后念我差事办的好,才给的赏赐。”

锦华宫一宫管事,后宫除了姜太后,便是她万人之上,各宫各院见了都要俯首低腰敬一声“陆掌宫”。她无需依附任何人才能获得一盒难得的螺子黛。权势,金银宝器,姜太后能给的都不吝啬。

可她知晓,这手中得来的一切都是双刃刀,随时都会成了挥向自己的武器。

***

姜海义入城那日,程羡之牵着李鸿祉携百官在含章殿外迎候,小皇帝立于群首,记住程羡之的教导,帝王仪态有模有样,姜太后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