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信下去,起身走到洛云初身边,冷风绕过枫林,扑面而来,她实实吃了一口凉风。
“云初,这几日商铺代理的第二批玉露膏就快成了,我已吩咐后续事宜由风信接管打理,得麻烦你费些心思。”
“你忘记了。”洛云初转身与她对立而站,将她藏在寒风吹不到的膛前,“是你说的,一年之内,知春里还有我的三分利,我自然不会袖手旁观。”
陆听晚嫣然一笑,稍作安心。
入夜后,马车离开枫林巷往陆家去,陆听晚再回到程府后已过了亥时,异常安静。
经过书房时,从花园小径望去昏暗无光,府里的人应早就知晓程羡之入狱,而她却今日才从洛云初口中得知,今夜陆明谦唤她回去,目的与她所想八九不离十。
太后要她出面坦言公堂审案的不作为和冷眼旁观,还要她做伪证栽赃程羡之。
陆明谦交了一本提前做好的账本,要她寻机放入书房内。
入了雁声堂后,她驱走了风信,独自将账本燃在炭盆中,灰飞湮灭。
第48章 求情
陆明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软硬兼施,再与她分析利弊,此事既是太后授意,陆家必须促成目的,功成之后她想和离还是待在陆家,又或是经商,都可随她所选,这是太后许的条件。
她想和离!
可要叫她做伪证她办不到,她不敢苟同程羡之的做派,可他到底有无受贿,她未曾亲眼目睹,也不会以此手段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至于这账本,即便她不做,想必也会有人能递到大理寺面前。
而陆明谦行此举,正好证明程羡之不曾受贿,她不过是两方暗自较量下的利箭,用好了,陆家扶摇直上。
程家呢?
背后的真相呢?
火光缭绕瞳孔,在深夜中也点燃了她心里一直压抑的一把火。
她不要再受制于人。
公孙雪回了中书令府,还在为程羡之入狱之事忧心,公孙饮让她住在府中,安心等待大理寺的查案结果。
第二日,陆听晚以求见太后为由,入了宫门,宫女引着路还未入后宫,她借着出恭之由,离了锦华宫宫女视线,往含章殿去了。
朝议结束后,李庭风留了大理寺卿寻问案件详细进展,从高衡家中搜出的账目确实有几笔往来记录关于刑部的,之前刑部都已经去过高衡家中搜查,若有这样的证据,刑部为何不拿走毁尸灭迹,还留给大理寺的人来指正自己,这手段过于明显。
除此之外,倒是有人证出面举证,程仆射携禁军屡次办差中手段暴虐,仗势欺人,不问前因后果,凡是涉嫌之人一并抓入刑部诏狱严刑逼供。大理寺不好裁断,只能向上呈报。
关于高衡放贷一案,按照那张诉状上的冤情及农户的口供,大理寺提审了高衡,刑部依照律法办案并无大错,不过律法既有漏洞,当堂倘若重判高衡,赐予死罪也属律法范围之内。
错就错在此案涉及冤情在京都广为散播,激怒民愤。大理寺要判程羡之和刑部疏于律法也说得过去,只要能平息民愤。
眼下就要看李庭风想如何断这个案子了,倘若不追程羡之过错,太后那头不会善罢甘休,百姓的愤怒短时间内难止,还会影响朝纲动荡。
若是追责,无疑是向太后低头,往后再想让程羡之坐上尚书位,就难了。
李庭风两厢为难,大理寺卿耐心等着圣意,直到内官近来传报。
“陛下,程仆射二夫人在含章殿外求见。”
妇人不得踏入议事殿,姜太后垂帘听政也是先皇开的先例,除此之外再无女子踏入过含章殿。
李庭风闻言:“程仆射的二夫人?”
内官钱公公回话:“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