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120(3 / 16)

吴支书听着傅蕤夸赞的话,两只脚像是踩在弹簧上似的,走起路来,上下不稳。

走回村委的一路,他都有些听不清旁边的人在说什么,迷迷糊糊地坐在位置上,无数道炙热的目光紧紧锁定在身上,总算是把村支书的理智从远处拉回来。

对上傅蕤兴奋的目光,村支书心里发毛,连忙对着身旁的人说:

“老二,你快去把你贵叔、秋丰和茵茵叫过来,我一个老家伙可说明白了。”

吴老二看了对面的人一眼,发现傅书记没有反驳,两条腿捣腾飞快,迅速朝着陈茵几人刚刚出现的山跑去。

在陈茵几人还没来的空挡,吴支书耐不住傅蕤的追问,一股脑地把他们是如何决定种植中药材娓娓道来。

当然,他也没忘记说出他们目前遇见的问题——销路。

“傅书记,我们村子里是真的难啊。”

“我们两家种点枳子树、忍冬、艾草还算是小打小闹,茵茵一间医馆就能够帮着消化。但是等我们全村一起种,再依靠茵茵一个小姑娘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所以,我们想问问县里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帮帮我们,开拓销路。”

“吴支书,你提的问题很好,我们农民种了东西,不就是想要卖出去挣钱,销路很关键。”

“只是我们今天是第一次听到关于发展中药材相关的事,对中药材的上下游产业并不是那么的了解。您的问题我们了解清楚,回去一定想法子解决。”

傅蕤整个人都沉浸在发展中药材的出路和会遇到的难题之间的思考当中,表情不由自主地变得严肃认真。

吴支书一看有戏,立即将最近为了明年枳壳销路的想法说出来。

别的不知道,但是在销售上,商务局的人觉得做起来还是一通百通的。

他们平日里接触最多的人就是各类商户,立即

附和吴支书的话,把自己知道的推销产品的方式说出来,补充一二。

当陈茵和大舅、外公跟着村干部靠近村委,在门外就听到了大家热切讨论的声音。

进门的刹那,陈茵听到了有人提及了各类贸易博览会,和她的想法不谋而合。

第117章 炮制

“叩叩叩!”

陈茵敲响大门,打断内里激烈的讨论声。

一听到声音,傅蕤立即意识到是陈茵来了,迅速站起身,热情地迎接,“陈大夫,你来了,快坐!”

话音未落,立即有人让开位置,陈茵笑着打了声招呼,顺势落座。

吴支书看出陈茵和傅书记熟稔的态度,慌忙解释道:

“茵茵,傅书记年边视察,来到我们村子看见山上种植的枳子树,觉得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大有可为。知道是你推荐种植的,就想着找你聊聊。”

闻言,陈茵这才知道傅蕤升职了,现在是书记,当即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

傅蕤不在意地摆摆手,她更关心地是陈茵时如何判断出种植药材有发展,以及品种选定的。

“陈大夫,你医术高明。今天我们大家伙儿麻烦你说说,现在中药材紧缺吗?”

“傅书记你言重了。紧缺不紧缺我目前无法判断,但就我前年在市里参加的博览会而言,发现有不少医药企业都在发展中成药。”

“而且随着大家的口袋鼓起来,民众也更加注意健康,用药肯定的少不了的。如果继续维持以往的依靠天生地养采集药材的模式,肯定是无法供应全国的需求。”

陈茵将自己最初鼓励大舅种植中药材的想法道出,不少人都点头表示赞同。

别的不说,就自己而言,有钱后一些病痛都不会选择挨着,而是寻求医院的治疗。

如此看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