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150(16 / 32)

却是想着让儿子和睦,毕竟性子再温和的人,恐怕也受不了别人当面说自己不行。

圣人话里带出景王来,几乎所有人都以为圣人要把宗人府交给景王打理。毕竟圣人诸子之中,景王确实是最年轻的。

端王便露出些许失望来,定王依旧老神在在,恭王不知在想些什么。就连景王本人,竟也是一副浑不在意的模样。似乎宗人府这个肥差对他而言,也不过是可有可无而已。

将众人神色尽收于眼底圣人这才不轻不重道。

“便将宗人府事,交予安王打理。”

第146章 理事

圣人此言一出, 当下就有御史出来谏言,“还望圣人三思,安王过于年轻, 恐难担此重任。”

安王本人甚至还没有反应过来, 御史就已经列出了数条他本人不适合执掌宗人府的原因。

一者太过年轻,虽是亲王但素无人望。二者无有才学, 恐难以处理宗人府事务。御史只差没有明着说安王是个绣花枕头, 腹内草莽的草包。

就连安王自己反应过来后也连忙推拒,用的还是御史那一套说辞。

白阁老和白尚书此时都闭了嘴, 他们若在这时候反对安王,只怕亦安在王府不好过。可要支持安王?只怕这满朝文武, 都要视他们父子为祸国奸臣了。是以二人唯有沉默以对,连亦安兄长白尚仁都只当自己是木头桩子。

圣人不疾不徐道,“年轻才需历练, 况安王有王妃襄助,若有不懂之处, 自然可以向王妃讨教, 此事不必再议,朕意已决。且安王爵位乃太·祖钦定永世不降,安王如不有一差事, 则有辜负先祖之意。”御史险些没绷住,如今这位安王说是最初那一位安王的后人,但这血缘也着实稀薄了。

只不过圣人已经作出决定, 便不是群臣可以左右的。

安王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把宗人府这样的肥差接到怀里。

可无论是群臣还是勋贵, 都知道只怕这背后主事的,还得是安王妃白氏。

当下就有人看白阁老、白尚书和令国公眼神儿不对。

前者是安王妃父祖, 后者和白家又是姻亲。若真让安王妃执掌宗人府,旁的不说,令国公府的日子就更加好过了。

群臣不好硬顶圣人,这到底不是事关国本的大事。

不过御史们可没有放过白阁老,刚一散朝,白阁老就被人堵在了大殿之外。

为首的一位年轻御史,看着只有三十来岁模样,对白阁老直接道,“圣人治国,白氏享国?”只这一句,便是诛心之言。

一旁的令国公连忙上前呵斥,“放肆,天下乃圣人之天下,岂容尔等小臣揣测?”这时候要是让白阁老孤立无援,那两家的姻亲关系可就要出现裂痕了。

至于安王?圣人把他留下叙话了。不然说不准御史要堵的人里,还得有安王一个席位。

敢来堵人的御史,多半都是不畏强权,或者说能和重臣们掰掰口舌的。

当下便有御史讥道,“安王妃掌管宗人府,令国公只管安坐家中,子孙无忧矣。”御史说这话的原因在于,宗人府手里是有好些专门给宗室勋戚的清贵闲职的。以前这些被宗人府的官员掌握,想要给自家子孙谋一个差不离的职位,至少要几千两银子去打点。

而现在安王管着宗人府,这后门还不可着劲儿给姻亲开?

令国公压根儿不接这个话,只是淡淡道,“凡事自有圣人做主,我等臣子,只有遵命行事。”

偏生令国公这样的态度把御史气得不轻,有几个年轻力壮的看起来像是要围殴令国公。

令国公长子,临清公主的驸马连忙护到父亲身前,和御史对峙起来。

眼看着就要在金殿之上演一出全武行,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