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7 / 26)

像现在,难道圣人会因为曾孙有些慧根,就要强立他为太子吗?答案是否定的,不然亦安现在不会站在这里。

“这是姐姐以前住的地方?”这位殿下没有提到自己,而是看向姐姐嘉顺郡主。

郡主微微颔首,指着摆在院里的秋千架,“母亲当年就坐在那里……”为太孙妃在那里架起秋千的人是谁自不必说,肯定是当时的太孙。而嘉顺郡主有这个印象,正是因为当年她就被乳母抱在怀里,看着父亲推着秋千架,母亲坐在上面,一下又一下荡得飞起来。当时院子里都是母亲的笑声,故而郡主对此还有些印象。

不过那时候太孙妃已经有孕在身,吓得当时还年轻的宋尚食直冒冷汗。落后知晓的圣人也将孙子训斥一番,实在太过胡闹。而现在,圣人再想念叨孙子两句,只有在梦里才能实现了。

亦安对郡主道,“那郡主想不想再坐一坐?”亦安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说这样一句话,或许是在一众来往人员之中,她纵然带着两位殿下,也显得格外孤单。

嘉顺郡主眼中亮起光来,对着亦安仰头道,“可以吗?”没爹没娘的孩子往往都有些小心翼翼,便是尊贵如圣人曾孙,有时也不能免俗。

亦安笑着蹲在嘉顺郡主姐弟两人面前,“当然可以。”在收敛之前,首先要对整个东宫进行打扫。坐个秋千的时间还是有的。

叫来相熟的两个小内监,亦安嘱咐他们将秋千架小心擦拭干净。“毕竟已经八九年没坐过了。”

面容清秀的小内监闻言,面上就犯起难来,为难道,“尚书,既已八九年未曾坐过,万一有所朽坏,奴婢担心出什么岔子,要不还是让两位殿下……”内监的担忧不无道理,不过亦安在这之前就考虑过这个问题,因此对他道,“先擦拭干净,我自有法子。”内监领命去干活,亦安转头就看见嘉顺郡主眼含期待地看向自己。

嘉顺郡主已经到了知事的年纪,也知道太孙和太孙妃于多年前就已离世。至于八岁的殿下,对生死之事或许还有些懵懂,亦安也不愿提及,加之圣人那里,是以宫里一向对太孙少有提及。

整个东宫不多时便喧闹起来,各处都在清扫灰尘,检点器物。

说是修缮,其实东宫建成这么多年来,也只是小范围内修缮了几处,大面儿上是没有朽坏的地方的。

而且在正式修缮之前,圣人已经让人准备好了各种材料,只等开工便能拉进东宫。经办这件事的人自然是亦安,那么多的材料,亦安还以为是要修缮历代太后所居长乐宫。毕竟这一处才是真正几十年没住过人的,谁知道圣人是打算修缮东宫呢。

这样看来,圣人对未来的太子,还是很够意思的,没有让草草修缮了事。

不一会儿,两个小内监就来报,秋千架擦拭干净了。

亦安让嘉顺郡主带着弟弟坐在石凳上,石凳上铺着软垫,也是先太孙旧物。而后亦安自行走到秋千架前,先是推了推,感觉还很稳固之后,亦安便坐了上去。

一旁的小内监面色紧张,生怕尚书一不小心摔了过去。

亦安对小内监示意,“到后面推我。”

小内监一下就傻眼了,感情尚书这是要自己亲自来试啊!

内监连忙道,“尚书,还是让我们来试吧……”万没有让尚书去试,他们却站在那里干看着的道理。

嘉顺郡主也噌一下就站起来了,对亦安道,“我不坐了,傅母快起来吧。”嘉顺郡主这是着急了,以往是不太喊亦安傅母的。因为亦安和郡主之间就差了一个殿下的年纪,实在喊不出口。

亦安笑着安抚郡主,“郡主放心,我自有分寸。”另一边对着小内监笑道,“还不过来推一把?小心不给你放赏。”这自然是玩笑话。今天来东宫打扫的,个个儿有赏。

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