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候,圣人却给恭王和秦家赐婚,莫不是恭王尚有机会?
虽然恭王无子,但谁又能保证恭王以后没有儿子?恭王妃虽然机会不大,但景王妃这个月刚生下一子,月子还没坐完。恭王妃只比景王妃大两岁,说不得还能怀上一胎。
圣人不肯明说太子人选,群臣只能靠猜。
偏是这个关节赐下婚事,又是和首辅家联姻,难怪群臣会多想。这不是明摆着给恭王添助力嘛?
便是秦首辅无意支持恭王,可他的长孙迎娶常宁郡主,这是铁打的事实不可更改。
朝堂上眼看会越来越热闹,亦安心里愈发心惊,圣人不把这一干臣子捏在手心里摆弄,看来是不会罢休了。
以往群臣劝圣人早立太子,一个赛一个能说。现在圣人让议立储君,一个又比一个牙关紧咬,就是不往外吐一个字儿出来。
宣召完赐婚的旨意,亦安又单独给秦润言宣读了一份旨意。
这是一份单给秦润言的加封旨意,他是郡主仪宾,除了仪宾的品级外,圣人额外封他为正三品的嘉议大夫。
仪宾的品级是随郡主走的,按旧例至多会给个少卿之类的虚衔,有些品级低的干脆连虚衔也省了。这个嘉议大夫的品级算是圣人的额外恩赏,不知道是不是圣人对秦首辅的加恩。
单看品级不看官职的话,秦润言现在的品级可比亲爹要高。
相比于恭王与恭王妃的意外之喜,秦家人脸上的喜色可没有那么明显。
先前令国公太夫人说的不如迎娶恭王之女虽是气话,可令国公是勋贵,便是和恭王联姻也无不可,因为人家是勋贵。
第104章 扑朔
可秦家是什么人家?勋贵是靠圣人赏饭吃, 似秦家这样的官宦人家,就指着家里世代中举呢。除非日后恭王得登大位,秦家转型成外戚, 就这样能不能长久富贵还是两说呢。
对于秦家而言, 娶一位郡主进门,是不怎么划算的一件事。尤其是现在圣人将要立储, 却又让秦润言迎娶常宁郡主, 这是否是圣人对秦阁老的所谓暗示呢?
这时候要是站不好队,日后的日子可就难熬了。不过秦润言迎娶常宁郡主, 他自身却是有退路的。本朝除了开国以外,还没有过拿驸马、仪宾开刀的先例。
然而现在圣旨已下, 秦阁老肯定不会抗旨。秦润言收敛好情绪,面容平静地接了圣旨,叩谢天恩。
秦夫人二子一女, 长子迎娶常宁郡主,长女嫁给慎国公次子, 一个是宗室, 一个是勋贵。秦家本身又是清流出身,这下家里可是真要热闹起来了。
宣读完旨意,亦安笑着向秦润言贺喜, 这是固定流程。
秦阁老也神色安宁,待亦安离去后,也只平静地吩咐道, “把常乐坊那座四进的宅院给润言做新宅,以迎娶郡主。至于宅子, 另外置办就是。”秦阁老也放着现在这所宅子会被宫里收回去,亦或者后人维持不住这样的开销, 所以又置办了一所稍微小点的宅子,为的就是以后。
没想到自家竟然要迎一位郡主过门,那之前的计划就不作数了。临清公主之所以与夫君同住令国公府,那是因为令国公府宅邸极大,令国公长子又是世子,所以公主这才住在府里。而且临清公主也时常去自己的公主府小住,并不时时刻刻都在令国公府里。
到了常宁郡主这里,总不能让郡主和润言住在一个小院子里吧?倒也不是不能这样,就是脸面上实在有些……
本朝也重孝道,可郡主毕竟是天家子孙,总要先君后臣,小家倒要往后排了。
秦太夫人精神愈发短了,站了不到一刻钟,便觉得有些乏力。亦安宣读旨意速战速决,就是因为秦太夫人坚持要接旨,她生怕累着老人家。
秦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