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3 / 26)

乐了一段日子,虽不能出去,但姐妹们在一处,总是有说不完的话。

江姨娘也似乎忘记了以前对亦安的防备,现在巴不得让女儿住在碧云馆。亦顺让江姨娘说烦了,索性每日都往碧云馆来。亦顺不想每天一睁眼就被姨娘说,你五姐姐好不容易在家如何如何,她只是一个将满六岁的小女孩儿而已。

许是因为江姨娘最近比较安分的缘故,陆氏对此并没有说什么。女儿之间亲亲热热,是她乐见的。纵使她有心护着每一个人,但人固有一老,女儿们都长大了,这时候多处处,日后自然会有一份照应。

陆氏在京城除过掌家外,也时不时过府去探望陆太傅,虽然对生死之事不挂在嘴上,但总归是见一面少一面了。

蒋阁老生前就曾对白阁老几人叹过,世间哪得两全法?白阁老和陆太傅几人无不默然。

一直到十二月初,亦安在家守制已经过去一半时,宫里依旧没有半点儿动静。亦安几乎怀疑,她离宫之前到底有没有为圣人拟过那样一道立储的旨意?

亦安都没有怀疑过圣人,而是怀疑起自己的记性来。

不过在圣人释放出立储的信号之前,另一位熟人先登门了。

“云长史要见我?”亦安正在教亦顺写字,亦宁捧了话本在亦安安寝之处翻阅,亦婵在摆弄首饰,亦谨被留在陆氏身边,今日没有来碧云馆相聚。

蔷薇来传话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番场景。这样一副和乐景象,夫人必是高兴的。心里想过这一遭,蔷薇回过神来,答亦安的话。

“禀姑娘,确是云长史过府。”

亦安让亦顺握住笔自己写,自家去景然堂见云长史。

第092章 近况

在亦安这里自然不存在不见外男的说法, 她虽然在家守制,但还是宫中女官,身上有三品的职衔。

只是亦安不知云长史来意, 按说如今永襄郡王妃已然下葬, 两人再无交集之处。

亦安先拜见过陆氏,陆氏让亦安去偏厅见云长史。云长史是递上拜帖, 指名道姓要见亦安的。所以陆氏让丫鬟将他迎到偏厅安坐奉茶, 一边又让蔷薇去请亦安来。

蔷薇在前面带路,领着亦安去往偏厅。

云长史看着和之前并无多少区别, 气色看着也挺好,不像是遇到难事的模样?亦安心里度过一回, 实在想不出来云长史为何会登门拜访。

不过亦安面上并未显露出来,而是上前客套了一番,随后分宾主落座。

云长史对亦安十分客气, 虽然他现在在永襄郡王府是一人之下,但也并未因此骄矜起来。永襄郡王府没有王傅, 王府长史便是品级最高的官员。以往已故永襄郡王妃在世时, 襄助王府内务的是王妃身边的韦女史。如今王妃过世,韦女史在王府权势不如以往,许多外事没有王妃的授权, 也只能交给云长史去办。

而韦女史也没有想过和云长史争权,单是王府内务,就足够她操心劳神的了。

双方寒暄过片刻后, 亦安向云长史询问来意。

云长史完美掩饰了自己内心的尴尬,面儿上一丁点儿也看不出来道, “先前尚书为王妃操办丧仪,世子如今身体好转, 便想起尚书辛苦,特命下官前来致谢。”那院子里摆着的各种礼物原是谢礼,这个名头倒是借得好。

亦安听了这话心内挑眉,脑海里首先浮现的是永襄郡王世子清弱的身影,这位看着和玉人儿一般,竟还能想起这个来?

亦安自问对世子还是有几分了解的,这位是根本不会把心思往这上面想的。好听点儿是不通世情,不好听点儿,那就是不问世事。亦安原先替永襄郡王妃主持丧仪时,王府事务无论大小,都是亲自处理的。偶有需要世子过问的,对方都是请使者处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