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第 19 章(1 / 4)

替嫁纨绔 一灯人 8190 字 1天前

19

江萼晚上传话回来,说不必准备他的饭菜了。

红夫在屋外仔细盘问,回来的家僮说,是少爷一群世家的朋友起哄,说什么昨晚洞房花烛夜轻易放过他了,今日无论如何也要灌得他个不醉不归。

红夫进来时还颇有微词,新婚第一日,不在家里和新婚妻子扮相敬如宾,反而出去和狐朋狗友们宴饮作乐,真是岂有此理。

乐善心说红夫真是忘性,他们只是表面夫妻,对他凡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日子混过去就行了。

话到嘴边还是劝她,说:“他是娶妻,又不是改性了,真要日日往屋里钻,谁耐烦去招待他。”

想了想,自己还是要做做贤妻的样子,因关照红夫说:“晚上天气转凉,打发人给他送件披风过去,对了,记得交代厨上备好醒酒汤。”

晚上用饭,堂上满桌菜肴,色香俱全,还有许多雒阳名吃。乐善看得心惊,自以为哪里漏了马脚,结果听曹妪说:“少爷特意嘱咐我们,少奶奶吃不惯淮扬菜,所以今日临时找了一位做京菜的厨子,弘农距离雒阳不远,想必口味也是相近的。”

哼,算他误打误撞,投了乐善所好。

这顿饭吃得乐善宾至如归,竟不小心积了食。她初来乍到,又不好意思惊动人家府上,又怕明日起来传出她贪吃的名声,只好拜托红夫帮她揉捏穴位。左右无事,索性坐在书案前,把嫁妆单子拿出来过目。

红夫也觉得好笑,说她:“哪有必要那么馋嘴,以后又不是吃不上了。”

乐善摇头,说:“也不是馋嘴吧,只是久违地尝到家乡菜,一时有些忘形。”

红夫这才想起她是被流放到房陵的罪女,此生没有恩旨,再无归乡的可能。今日尝到家乡的菜,或许正好勾起她伤感的记忆。

看到红夫脸上流露出的愧疚的神气,乐善换了话题,她本意可不是想得到别人同情的目光。

“红夫,我听严妪今日说起,杨家送亲的队伍后日就回去了。”

红夫忙说是:“要处置他们,宜早不宜迟,小姐怎么打算?”

乐善思忖着,还没来得及说,忽听外面人声鼎沸,原来是江萼回来了。

这时已是深夜,她在屋内只留了一盏小灯,仆妇们熬着困意在屋外听候,劝过了几回,乐善还是不睡。

众人不知她是积食的缘故,还都以为她是在等丈夫回家,因此江萼一回来,立刻就有人过来报消息了。

乐善说知道了。

红夫说:“我一会儿把软榻收拾出来。”

乐善说不必,今早见到他精神不济,多半是昨夜择床,没睡踏实。也是,软榻那么逼仄,容下她一个刚好,而他长手长脚怎么舒展得开?

果然,没一会儿的功夫,俞敦过来说:“少爷今晚喝醉了,身上酒气重,怕一晚折腾,害少奶奶睡不好,今晚就歇在书房了。”

红夫出去和他对话,也客客气气的:“我们小姐说,厨上温着醒酒汤,记得提醒姑爷喝完,不然明早醒来一定头痛。”

俞敦答应了,转身回去复命,谁知刚刚走出几步,红夫从后面追了上来,给他手里塞了一颗金锞子。

她冲他眨眨眼,笑说:“旁人都是银的,只有给你的是金的,快去吧,别忘了我们小姐的嘱咐。”

俞敦只觉脸上滚烫,混混沌沌地走回了书房。

“传个话,也去那么久。”

江萼在席上是喝了不少的酒,但远没到醉的程度,这时正靠在书房的美人椅上闭目养神。

俞敦回过神来,不由得说:“少奶奶有吩咐,说让少爷记得喝醒酒汤。”

厨上的醒酒汤早备上了,曹妪亲自端了过来,听到说:“还是少奶奶有心,少爷快喝了